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味话剧《老舍五则》元月贺岁 登国家大剧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17:42  新浪娱乐
text1 演出海报
text2 导演林兆华

  新浪娱乐讯 为纪念京味儿戏剧作家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而作的话剧《老舍五则》,作为“国家大剧院2011新春演出季”的开幕作品将于明年元月期间连演九场,届时,北京观众会再次领略京味儿戏剧的文化魅力。

  2010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这位影响世界的中国作家,其大量作品是以老北京为社会背景,市井民风无不体现出老北京的文化魅力。为向这位京味儿作家致敬,在文学顾问舒乙、导演林兆华、编剧王翔的共同创排下,话剧《老舍五则》于2010年3月受邀参演第38届香港艺术节并大获成功,三天四场的演出场场爆满,并获得香港戏剧界的高度评价。2010年5月27至29日,《老舍五则》回到它的家乡,在北京举行了国内首演,更是赢得了媒体和观众的一致称赞。

  一戏多剧

  《老舍五则》,故名由老舍先生的五则短篇串联而成,每则故事并不追求同一主题,而是独立承载各自剧情内容与感情色彩,巧妙地利用导演、舞美等手法将五则连接起来。

  五则故事全部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推介,以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剧,而从戏剧方面,京剧、功夫、黑社会、自杀、三角婚姻等等,都成为独特的看点,并赋予了舞台以浓重的色彩。在导演方面,大导林兆华一向以实验精神著称,此次《老舍五则》的排演,林兆华则表示,要充分保持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但在同一舞台上呈现五部完全独立的戏剧作品,林兆华并未使用五种布景,而是创意了一个独特而中性的空间,让五个毫无关联的短篇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作品,并呈现出强大的戏剧张力。

  两个“首次”

  首次将老舍先生短篇小说搬上话剧舞台的作品。尽管这些文学作品完成于六七十年前,但其展现出来的老舍先生对人类生存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却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舒乙先生在“《老舍五则》从何而来”一文中曾两次提到,“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天生是改编成戏剧的好材料”。《老舍五则》让世人不仅发现,老舍的短篇小说同样是一片戏剧的沃土,也充分体现了老舍既是幽默大师也是悲剧大师的特点。

  首次在国内博物馆历史上被收藏的戏剧作品。老舍的文学艺术建立在老北京文化的根基之上,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历史与文化的专业收藏机构,承载着对老北京文化的挖掘整理、收藏展示、传播传承的重任。根据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老舍五则》,集中体现了九门之下的京味儿文化与市井民风,随着博物馆展陈科技的不断更新,互动与体验成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多角色转换

  《老舍五则》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佩琦、雷恪生、孙宁担纲主演,每个人都要饰演多个角色。比如刘佩琦,一人饰演四个人物:《柳家大院》的算命先生、《也是三角》的孙占元、《断魂枪》的沙子龙、《兔》的票友俞先生。每个人物,其身份、气质、形体、语言等都要有不同的变化,对于表演者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老艺术家雷恪生表示“一个晚上,能扮演好几个角色,太过瘾了”。除此之外,根据剧情需要,《断魂枪》和《兔》中还专门请来了精通武术、京剧的特型演员,分别在表演中大炫功夫与京剧的唱腔,不仅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的“京味儿”语言魅力,也让大家看到了京剧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百味杂陈

  如今的北京,早已不是老舍先生那个年代的北平。在老北京印迹逐渐消逝的今天,有这样一部作品,不求再现老北京人文原貌,只期望让舒乙的解读和林兆华的戏剧呈现,更接近老舍,更接近老舍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更接近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体会他们的百味人生。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