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简爱》,收之原著失之原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23:11  新浪娱乐

  把名著改编成话剧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名著为很多人所熟悉,无论从故事的主题,还是情节、人物,很大一部分观众都是很熟悉的,如果改编得不够好,或者不能从全新的角度去展现,甚至把原著有个颠覆性的诠释,那样看着就会觉得弃之可惜,食之却无味。

  对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应该有很多人是读过的,或者有所大致的了解。这部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名著,大致表达的主题是女性要求平等、自由,追求尊严和爱。

  话剧《简·爱》基本上完全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应该说,对于主题的表现,以及主要人物简·爱和罗切斯特的性格的展现,虽然谈不上原汁原味、全毫尽显,但还是很成功的。尤其是舞台设计和音乐,因为国家大剧院的戏剧场的舞台很大,并且比较先进,所以在舞台背景设计上,能够把桑菲尔德庄园尽可能地展现给观众,在台下观看时是比较有真实感的;同时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我们也能够看得出导演的匠心,厚重且铿锵的钢琴曲等音乐,很好地切合了这部名著。

  但是,从话剧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力等方面来看,话剧《简·爱》犯了几乎所有中国导演和演员排演外国话剧都会出现的通病——过分拘泥于原著,从而失去了自我。

  我们说,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而言,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怎样把这种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是需要进行巧妙的构思的。如果仅是按照原著的情节,如复读机一般地表演出来,这样的话剧看着是没什么“嚼头”的。需要知道,连国家要求的“初中生必读名著”里都是有《简·爱》,甚至连很多小学生都看过。

  既然《简·爱》为这么多人所熟悉,所以就需要从更巧妙的角度、更深刻的层次去诠释,比如以另一种眼光去展现原著的主题。作为一个导演,需要有一种性格,一种自己对名著的独特理解。比如李安导演《色戒》——千万不要说,你只看到了影片里上映之前被删除的那些桥段。

  退一步讲,如果我们就是想告诉观众,《简·爱》的主题就是想说女性追求平等和真爱,故事情节也需要按照原作来进行,那么话剧就需要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一点创新,否则一轮又一轮地演下去,也只是演员在更换而已,那样就真的成了复读机了,只是牌子从文曲星到诺亚舟,再到飞利浦、三洋……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对原著进行颠覆性地改编,完全打破原著的内部形态和结构,从而进行反思和解构。比如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这样至少会给人带来新奇感,甚至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去看待名著。

  这部话剧《简·爱》给我的感觉是,始终是在原著所画的圈圈里转悠,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这是在向原著致敬也好,向观众普及名著知识只是也罢,总之是不能给人带来多少惊喜,不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你说它不好,未必;你说它好,也未必。

  栖西 70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