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彦炜 实习记者 张晴 发自北京
陈维亚出现在国家大剧院。他要为这座酷似“鸟蛋”的恢宏建筑落成三周年排一部舞剧。
原创舞剧的上演,不光是国家大剧院的第一次,也是东方歌舞团成立五十多年的第一次。后者被圈内视作舞蹈演出国家队,陈维亚出任艺术总监。这次演出对陈维亚的意义,不亚于令他扬名的奥运会、亚运会开闭幕式。他始终承认自己的终极意义仍是一位舞者。11月28日,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结束的第二天,陈维亚就赶回了北京。
见面的时候,他穿一件户外夹克,一双耐克鞋,充满动感。办公室里高高悬挂着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的聘书,装裱得很华丽,玻璃门的把手上,挂满了各色运动会场馆的出入证件。体育场成了这些年来他最熟悉的舞台。
这些天,很多人都在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对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打多少分?事实上,中国的官方媒体早已给出了标准答案——“完美无缺”。陈维亚笑了两声,他说从来没想过去给自己的作品打分,也从来不去使用“完美”这样的词语,因为“艺术做到极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它必须也必然留有缺憾和余地。这样,才会有下一次,和再下一次。”
他现在的兴奋点完全在舞剧。做一部舞剧的难度不小,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他偏爱传奇。在他的代表作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讲述的是有关东方古国“和”的传奇,广州亚运会演绎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传奇。这一次,他选中的传奇,是生于七百多年前的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充满着争议。陈维亚觉得,恰恰是争议和不确定,足以支撑起《马可·波罗》的艺术空间。
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上,“水”和“船”成为最大的亮点,为整场演出的视觉加分不少。陈维亚准备把这些亮点延续:“亚运会开幕式是一艘大船‘走出去’,而《马可·波罗》则是乘着大船‘走进来’。一来一去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话。”
陈维亚觉得,对话着实是件好事情。艺术的对话双方,并不一味是所谓的“高层次”、“高素质”,普罗大众的加入,会让艺术更有张力。他至今记得2000年《大梦敦煌》在兰州大剧院上演,连犄角旮旯都站满了观众。他选择在过道上铺开一张报纸,和很多人挤在一起看完演出。“那种感觉和身边都是西装革履的高端观众,完全不同。”
亚运舞台不是实验剧场
人物周刊:您对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评价是“近乎完美”,却又强调“从不用‘完美’来描述自己的作品”。
陈维亚:其实我是说整个运行团队做到了最好,做到了完美,他们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但是我心里清楚,艺术创作能说完美和顶峰吗?这个道理,艺术家都该明白,除非他装糊涂。亚运会开闭幕式想要完美这个桂冠,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艺术的完美永远是远处的光芒,你能感受到光芒的照射,但你触摸不到它,你只能永远去追赶,去求索。
人物周刊:大型运动会的开闭幕式是一部公共作品,作为艺术家,您如何平衡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普通观众的喜好?
陈维亚:艺术追求和老百姓喜欢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品质和价值的问题。品质就是艺术,价值就是能不能卖钱,有没有市场。我心中永远有这么一条线——要去平衡艺术本身和观众愿望。我们当然会有一味追求理想的冲动,但是反过来想,你能不管观众吗?如果你不管他们,你就失去根基了。广州亚运会花了多少个亿,钱谁给的?广州老百姓每个人都掏钱啦,我们能置这些于不顾吗?亚运会是亚洲的运动会,这是最高宗旨,我们的头脑必须清醒。这个舞台不是你个人的实验剧场,可以任你尽情挥洒自己。
人物周刊:领导人的意志,会不会干扰您的艺术创作?国际规模的盛会历来被中国视作外宣的重要窗口。
陈维亚: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次广州亚运会,是国际性运动会第一次离开中国的首都,在地方举办,广东省、广州市的各级领导能不关心吗?他们一定会提出很多很多要求,政治上的、艺术上的、安全上的、组织上的。我个人觉得,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在广州办亚运会,不是在剧场里做陈维亚的个人作品晚会。他们会从政府的角度,给你下达指示,或者提供意见、建议。有些是必须调整的,有些是可以思考的,有些仅仅是建议,人家分得很清楚。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审查领导对我是很宽松的,“我们提的都供艺术家参考,最终由你决定”。
人物周刊:为什么会选您女儿点火?
陈维亚:我想通过你们澄清一点,选我女儿点火,纯粹是因为没时间想那么多,看到她合适就上了。我要是静下心来想这个问题,或者有人当时跟我说可能有什么负面影响,只要有这种声音,我绝对不搞这事,立马换人。至于网上有说我想借机捧红第二个林妙可,更是不可能的事。
人物周刊:中国举办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留给大家“团体操”、“人海战术”的刻板印象。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也不能免除。您怎么看?
陈维亚:中国做这种大型广场文艺活动,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是毫无疑问的。是不是“团体操”,是不是“人海战术”,关键在于是否合适。奥运会的击缶,你用100人行吗?必须2000人,场子得站满。只需要300人的地方,301个人都嫌多,艺术就是这样,根据需要来。这次亚运会,整个演员,包括仪式部分加在一起五千多人,只是奥运会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千万不能机械死板地说超过多少人就是“人海战术”。合适就行,因需要设置人数。
中国观众不是轻易对付得了的
人物周刊:您的创作类型主要有三种,有国家层面的、主旋律的东西;也有商业性的实景演出,还有殿堂级的、阳春白雪的艺术实践,您如何切换这三者的目标受众?
陈维亚:在我的心目中,观众不存在切换的问题,阳春白雪也好,殿堂级也好,我都更希望普通老百姓来看。专家们看的只是少数。我个人没有义务和兴趣做出来只给专家看,或者说,只给高精尖的人看,这样就失去存在价值了。高雅艺术应当走下神坛。
人物周刊:但现实是,走进殿堂级艺术场所的普通观众毕竟是少数。
陈维亚:不可否认目标受众存在切换的现实,但有一条是一样的,只要你这个艺术作品有真情、打动人,谁都会为你鼓掌。被感动是不存在层次之分的。面对感动,不会是知识分子就不淌眼泪,农民就眼泪哗哗。还有,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我坚持有一部分定高票价,但一定要留出低位票价的空间,让普通老百姓能够进得来。你要门槛那么高,他都不能进来,还谈什么艺术传播呢?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人物周刊:谈谈“黄山大观”吧。
陈维亚:商业实景演艺项目的出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30年前,你想做,做不了,发展没到这一步,也没这个需求。把文化艺术和旅游交融,结成姊妹,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这也是旅游文化升级换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作为艺术家,我的理解是,你要做就把它做好,别粗制滥造,别急功近利,别哗众取宠,把艺术和当地自然人文风情高度融合在一块儿,这就够了。
人物周刊:很多旅游景点都在做实景演出,舆论对此褒贬不一,很多演出有模式化之嫌。
陈维亚:是,这个不用担心,市场会淘汰它们。中国的观众是全世界欣赏水平最高的观众群体。一打开电视,每年会有几十台、上百台文艺晚会轰炸你,我们的大型活动、大型剧场现在也数不胜数。中国的观众可不是轻易能对付得了的。
雪弗兰魅力人物点评
这位北京奥运会及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核心人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微笑和梦想。他偏爱在舞台上营造传奇,他相信传奇能将艺术唤醒。为了广州亚运会完美亮相,他匠心独运,动用种种奇幻手段,直到所有的设计,都变成视觉和声音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