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话剧《回家》有点卡夫卡 更多过士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14:44  新浪娱乐[ 微博 ]

  两株枣树    分数:85

  别跟我争论了,我很懒惰,懒惰到没心思、没力气再辩论了,只想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回家》,这部带有强烈荒诞色彩和对现实社会反思的话剧。

  《回家》的确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带来很多惊喜、很多回忆、很多思考,让我想到过士行先生之前的话剧《青蛙》、卡夫卡的《城堡》等等,以及一些自己人生的历程。

  依然是一部带着强烈的过先生色彩的话剧,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充分使用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所以对于我这般脑子不容易开窍的人来说,观看起来很费一番脑力。有些剧情和人物、道具的运用,真是让人得仔细琢磨一番。所以我看着看着就想起来了《青蛙》,当时还真不知道《回家》也是过先生的本子,散场后一个朋友跟我提及,我才恍然大悟。

  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部主旋律的话剧,甚至具体猜想到情节是,在一个春节来临之时,一些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接着便发生了种种故事。

  一切猜想都牺牲在开场之后:一个70岁的老人,想要回自己的家——808房间,但钥匙丢了。于是以他的一生为线索:从作为小学生起到知青,从红卫兵到老头子,不断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或动物与他对话,有性工作者,有房间里以前死去的人的灵魂,有警察,有精神病医生和患者,有抛弃的恋人,有猴子,有裸聊者……在这些对话中,反应了当前无可避免的深刻而尖锐的社会问题。

  这样的剧情,让我很容易想起了卡夫卡的《城堡》,约瑟夫·K也是想要进入城堡而不能。于是关于话剧的主题,我就不再着眼于反应社会问题,而首先想到了一些体制层面的东西,老人是民众的化身,而他无法回到“家”中则反应一些体制无法和民众达成一致;后来想到了“家”实际上象征了“希望”,诠释了“希望”只是能够看到,但外界却给你设置了种种的障碍,让你无论怎么努力永远也得不到的,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失败;再后来想到了心之安处则为“家”,而戏中的“家”可以看作是一种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话剧的主题则变成了人的灵魂总是在这个世界上旅居,是找不到真正的归属地的……

  这种把主题的解释权交给观众的话剧,让人观看起来,才更有滋有味,让人回想起来,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你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确切的答案,而它又应该有那么一个答案。

  如果联系到过士行先生以前的众多话剧,尤其是《青蛙》,我对此也就不再感到陌生了。我想这很可能与老先生去过欧洲游历有关系,对欧洲哲学、荒诞派话剧理解起来更深刻、更有心得。

  其实让人不断揣摩的不只是主题,还有人物和道具。比较突出的是那位穿着红衣服的中年女性,她不断地在跑步机上跑步,且只出现了一段时间,这是不是某种正在前进的、实则不断踏步的象征;在话剧结尾,这位红衣女性抖空竹从舞台上走过,而后谢幕之前一个大的空竹椅子被推上台,根据空竹的特点,这是不是象征了一种声音响亮、但腹内空空的东西;在话剧后半段,主人公用四川话重复了一大段台词来讽刺诸多社会问题,这是不是暗指某一个人……凡此种种,如果不能清楚地弄个明白,这对理解这部话剧是有影响的。幸好,我有我理解,无论对错。

  《回家》这部话剧,林兆华导演让一群“85后”的孩子来演,多少会让人有点吃惊,我想这也是导演的用意所在吧,因为话剧反应的社会问题恰恰是这些孩子正在或即将难以避免地面对的。并且,这些演员们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虽然有个别地方稍显稚嫩,但早已被话剧深邃的主题、振聋发聩而不失诙谐的台词、荒诞却耐人思索的人物角色所掩盖了。

  不过,对于这部话剧有点遗憾的地方,还是有的:一是主人公分别由两位演员来表演,这个有点不甚明了;二是话剧大部分的表现手法采用的是反讽,而结尾则是直接谩骂,虽然属于压抑情感的直接爆发,但还是有点过头,不如反讽来得深刻。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