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2011年1月1日-9日,国家大剧院将上演“开年大戏”《老舍五则》,随后的1月12日,这部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老戏骨”刘佩琦、雷恪生、孙宁领衔的京味话剧大戏,将作为“全球通”演出季的闭幕大戏在华夏艺术中心上演。这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首度被搬上话剧舞台,也是国内博物馆历史上首个戏剧藏品。
老舍短篇小说首上话剧舞台
《老舍五则》是为纪念老舍诞辰111周年创作,将老舍的五部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搬上话剧舞台。这五部作品都是由老舍之子舒乙挑选的,每一则故事中都蕴含着老舍笔下独有的韵致和视角:《柳家大院》讲述了一个受尽丈夫欺凌的媳妇悬梁自尽的悲惨故事;《也是三角》描述了一对结拜兄弟共娶一妻的心理挣扎;《断魂枪》将失传绝技再次搬上舞台;《上任》呈现了黑道纷争;《兔》则是旧时戏子的人生悲歌。
舒乙表示,其中的人物虽然各自独立、并无直接的关联,但它们共同串成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剧交响曲,体现了老舍先生对人类生存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既富哲理,又感人至深。
主演全是地道“老北京”
据悉,林兆华在创作中加入实验戏剧的风格,将这五个毫无关联的短篇衔接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林兆华挑演员也费了不少工夫,先定下戏中需要的角色标准,再到北京市曲剧团要来演员的名录和照片,逐个比对,力求将老北京市井小民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最终确定的主演雷恪生、刘佩琦、孙宁,均为地道的老北京,他们在剧中均一人饰演多角。为了强化这一特色,其他角色亦邀请了北京曲剧团十余位艺术家担任,以完整保持京味戏剧的正宗风貌。
《老舍五则》于2010年3月在香港艺术节首演大获成功,三天四场的演出场场爆满。随后5月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内地首演,藉此向文学大师老舍先生致敬。
国内博物馆历史上首个戏剧藏品
首都博物馆还以最新的数码技术对话剧《老舍五则》做全景记录与三维展陈,《老舍五则》由此成为国内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个被收藏的戏剧作品。
据悉,随着博物馆展陈科技的不断更新,互动与体验成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老舍五则》被收藏是因为其集中体现了九门之下的京味儿文化与市井民风,戏中京剧、功夫、黑社会、自杀、三角婚姻等等都成为独特的看点,并赋予了舞台以浓重的色彩。尽管这些文学作品完成于六七十年前,但其展现出来的老舍先生对人类生存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却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