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众热评《我那呼兰河》 扎东北根展关东魂(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8日17:57  沈阳晚报[ 微博 ]
text1 《我那呼兰河》剧照

  本报记者 盖云飞

  实习生 刘祜报道

  评剧《我那呼兰河》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重点剧目后,许多曾经看过《我那呼兰河》的沈阳观众依然对于当时在剧场受感动的一幕记忆犹新。他们的口碑也是该剧能够攀上艺术高峰的一个有力佐证。

  舞台音乐令人震撼

  沈阳观众胡天虹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尤其对民族音乐和戏曲都很喜欢。谈到《我那呼兰河》,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该剧的音乐。胡女士说,此剧中选用了戏曲中的一些经典曲调,同时还运用了交响音乐的元素,将器乐化的手段带入到能够充分表现该剧矛盾冲突的诸多场面之中,以此来丰富现代评剧所应具有的表现元素。例如在该剧的序曲部分中,为了表现在东北黑土地上深受压迫与侵略,但永不屈服的劳动者群体,特意选用了管弦乐队并以交响性的方式来给予展现,在东北地方戏音乐中最常见的“哎嗨哎嗨呦”的旋律当中,乐队器乐化的表现以极具冲击力的震撼,将观众带入到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现实之中。再次,该剧还大胆采用了现代电影艺术在场景音乐上的处理手法。例如在铁钟听闻母亲王婆再嫁的消息愤然离去的一段场景中,曲作者并没有采用以往传统戏曲在处理场景过程中所常用的手法,而是专门为此创作了一段音乐,其起伏而又急切的旋律将人物内心的情绪表露无遗。

  浓郁的东北特色

  在机关工作的王强是在单位的组织下观看《我那呼兰河》的。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评剧演出却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王强说,当他看到当女主角王婆声泪俱下地控诉地主的恶行时,眼泪忍不住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虽然以往也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面,但却从未这么感动过,那一幕真的让他看了心碎。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王强说,这出戏另一个让他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浓郁的东北特色。“从主角出场时的斗篷三人舞,到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群舞,以及秧歌、窗花和摇篮等生活场景,都有非常鲜明的东北特色,能在舞台上以这样的方式呈现都是非常好的。

  蜿蜒呼兰河搬上舞台

  毕业后留在沈阳工作的湖北小伙周坤坦言,没想到东北还有这样美的舞台艺术作品:“《我那呼兰河》在音乐和唱腔创作上的整体感和所起到的渲染人物与题材的强烈效果,使得该剧在不失评剧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焕发出了评剧舞台上并不多见的表现力。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十分细腻,令人耳目一新。”铁路局退休的邹阿姨是一个评剧迷,说起评剧尤其是“韩花筱”更是如数家珍。谈到《我那呼兰河》,她说非常喜欢冯玉萍的表演。这出戏唱腔优美、高亢,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在人物刻画上也十分准确,整个演出可以看出,冯玉萍是在用心表演王婆、刻画王婆。而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十分投入,把一个个人物塑造得细腻入微、活灵活现。

  观众宋志民说,《我那呼兰河》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与以往的舞台艺术有很大不同,除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等有重大突破外,特别是把“呼兰河”水搬到舞台,这是评剧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开了评剧舞台的一次先河,给人的印象真实、深刻,观众宛如身临其中。常晟罡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