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四道白色素绸在大厅口垂下,“袁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的横幅道出所有送行者的心声。申城热心戏迷们自凌晨开始就聚集到龙华殡仪馆,在《梁祝·十八相送》《祥林嫂》《双烈记·夸父》等袁派代表作的唱腔中,痛别这位梨园大师。
“雪声悠悠气韵端正千古绝唱,芬芳朵朵心血凝成一代丰碑”,挽联在风中飘扬,遗像上的袁雪芬双手交叉,着白色毛衣,神态平静安详。
上万戏迷送行
有戏迷带着望远镜,怕自己看不真切;也有戏迷握着一叠厚厚的剪报,拿着手机或照相机,记录下追悼会的点滴。他们仰面望天,默默地将素色康乃馨举过头顶。
“心里很难过,只想袁老能一路走好。”81岁的杜秀娥最早来到,排在队伍的最前列。无锡赶来的周静研,5时就来了,指指周边的老姐妹:“我们都是听着袁老师的戏长大的。”
谢易美举着姑姑谢国瑱与袁雪芬的合影站在队伍中啜泣。袁雪芬居住在她和姑姑经营的理发店附近,“袁老师独独钟爱小区里的理发店。最后一次来做头发,是去年春天,她平易近人,会叫一声‘大家好’,我唱《琴心》给她听,袁老师总是说‘好、好’,没有半点大艺术家的架子。”
上海越剧联谊会、嵊州—上海越友联谊会的越迷们,拉着挽联站在门口,所有戏迷都在挽联前驻足、默哀或鞠躬。
后辈接下重任
杭州越剧院、浙江越剧院、浙江小百花、宁波小百花、南京越剧团等越剧团体的代表都来到了龙华殡仪馆送行,每一位团长、院长都能说出袁老对他们剧院的指点,每件小事如现眼前、历历在目,方亚芬、陶琪等袁派传人管;悉数到场,送别恩师。
台湾再兴青年越剧团团长周弥弥从祖国宝岛赶来,她一定要来相送最后一程。她在1991年首度在台排演了《祥林嫂》,是“袁老师将越剧带去了台湾,原来台湾没有越剧,祥林嫂的眼神有17种,袁老师的示范个个传神。”
何赛飞青年时曾在袁雪芬家住过,就在床头搭一个铺,还在去年11月去医院看望了袁雪芬。何赛飞说,病榻上的袁老师很健谈,说话干脆利落,聊了她年轻时抱病参演,聊起和普通观众的几十年情缘。结束时她说:“我的力气用完了,越剧的未来就依靠你们了。”这话让何赛飞心头沉甸甸的。
茅威涛带着浙江小百花演员一行,一起缅怀袁老师。“她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大师,是越剧史上的里程碑,好遗憾。”茅威涛说自己技艺上是尹派,精神上则继承了“袁派”。她带着不舍和悲痛说:“越剧的指路人离我们远去,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对我们新一代的越剧人来说,要坚持走下去,方可告慰前辈的在天之灵。”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程飙 摄影 胡晓芒 实习生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