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会儿艺的马兰花剧场,每逢周末都能迎来千余名大小观众,这一现象已经从春节延续至今。在儿童剧市场日益红火之际,儿艺院长蔡金萍却透露,近来有4名演员辞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团购票吸引观众
中福会儿艺马兰花剧场从开辟周末儿童剧亲子场以来,演出场次呈现上升趋势,几乎每个双休日都要上演四五场。以每场300名观众计,每周末马兰花剧场都要迎接千余名大人和小孩。
据观察,亲子场面向的多为学龄前儿童,其家长多为“75后”“80后”。为了顺应市场,儿艺也推出了网上团购。蔡金萍的观点是:“与其卖150元一张票,半场空着,不如以团购价35元一张,吸引更多的观众进来坐满场子。”
四演员接连辞职
儿童剧演出市场日益红火,近来却有4名男演员提出辞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均为“奔三”的男演员,其中三人的家不在上海,需要租房住。上海人朱峰凯离开中福会儿艺后,去了电视台的栏目组。一位家在舟山的男演员,转投杭州的浙江省话剧团。另外两位,干脆转行去广告策划公司上班。
4位演员曾在多部儿童剧里分饰多角。他们的离职让演员俱乐部主任阎秋生不得不连夜寻找补救办法,因为不少票子已经售出,必须找到替补演员。不过,他对他们的离职也很理解:“主要是这些男生面临‘三十而立’,但是当儿童剧演员有时候连房租都付不起,别说买房结婚了……”他问过跳槽去浙话的舟山演员新单位待遇如何,对方笑而不语。
为艺术坚持多年
这4位离职演员几乎都是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毕业的。出于对表演的热爱,他们从22岁起,以每月千元左右的工资,坚持登台了七八年。他们的收入由工资、演出费和排演费构成。演出费一场150元左右。排演费则以一出戏为单位计算,每个月约能拿到千元。阎秋生说,收入最高的主角,哪怕一年演出100场,年收入也低于4万元。
但是,对儿童剧演员的要求,比一般话剧演员还要高,因为儿童剧里都不是“人”,动物、仙女、妖怪等角色需要演员满场闪展腾挪、跌打滚爬。而且,儿童剧的场面需要丰满而热闹,往往一台戏有近20位演员。此外,儿童剧的低价票“助力”出票张数,但没有“助力”票房——因为单价低,所以总收入并不高。加上演员多,分摊到个体的收入自然就少。
相比之下,一台话剧甚至可以只有一个人物,以最简单的道具,激发观众的想象,例如《艺术》。而且,票价可以卖到百元左右。当一位话剧中心的导演被聘请到儿艺执导儿童剧,听说演员收入后,惊讶地回应:“这怎么可能?”
吁政府给予资助
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更多“80后”“85后”的年轻人成为家长,儿童剧红火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话剧票3年来均价上涨了二三十元,属于市场行为,不会引发反感。但是,儿童剧被公认为“公益”属性,票价几乎没有上涨空间。蔡金萍在认同儿童剧的公益性的同时,也为这些流失的人才担忧。他们想自我证明的思路并没有错,那么是否可以呼吁政府或有识之士投入相关资助,来平衡这一关系呢?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每一个人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最好的文化熏陶。(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