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果,见于佛教种种教义之中,《金刚经》之类的什么经,甚至南怀瑾、李叔同等人的书,我也很少看。《我的祖宗十八代》这部话剧,无论从主题、技巧、台词等等方面来看,其实很简单,关于因果轮回的故事: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下辈子你还我,下下辈子我再还你……无穷匮也,所谓贯穿了“祖宗十八代”,只是人物的身份、关系不断地变换而已。
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因果轮回的文学作品,是在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里写项羽、韩信、刘邦、张良等秦末汉初人因果轮回为曹操、孙权、司马懿等三国人的故事。而近多年来,因果轮回、穿越的影视剧屡见不鲜,有好的,如《大话西游》《大只佬》,有坏的,太多了,我就不举例了。至于话剧说因果轮回的,《我的祖宗十八代》是我看过的第一部。
为什么这么多讲因果关系的文艺作品?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甚至意识中都相信有因果报应?这是与民族基因有关,西方人相信来到世上是赎罪,赎上辈子的罪,而我们是为了下辈子轮回为更好。还有一点,这么多文艺作品演因果轮回,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或者批判,现实不允许他们说一些话、做一些事,他们难免要去古代寻找答案来映照现实的丑陋。
《我的祖宗十八代》借了一件兄弟情义的外衣,演绎了一个因果轮回的故事。说实话,它的风格是很搞笑的,充满了各种笑料。当然,这些笑料之中多少会有一些略显低俗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是观众笑得最多的时候,坐在观众席中,你会感到略显无奈。这就是我们的话剧现实,这就是我们的话剧观众现实,你不能说这种现实是让人失望的,只能说是做话剧的和看话剧的人都有待提高。
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在生活需要幽默调剂的情况下,在日渐压抑的气氛中,《我的祖宗十八代》这种话剧是需要有的,或许该说是值得看的。虽然它没有过多的可咀嚼的东西,主题显而易见,反映的兄弟情义也不足够感动人——如果看过“八拜之交”那些故事的人,肯定会觉得“祖宗十八代”这样的故事中的兄弟情义只是皮毛而已。
这部话剧因为时间的跨度很大,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从当代最后上溯到三国时期,从中截取几个时间段、几个场景,编造出统一在一条线索下的几个故事。这就造成了各个故事结构相似、故事之间过渡相同,很容易让人未见结局就猜出了结果,化用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的台词来说:“我猜中了开头,也猜中了这结局”。而对于整部话剧而言,更是致命的:结构松散。观众只是被每一个小故事的搞笑噱头而淹没。恐怕观看完,走出剧场之后,整部话剧就全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实际上,讲述“因与果”,完全没有必要非要通过“十八代”,仅仅一个轮回,观众就完全可以明白,即当代一个故事加上古代一个故事,这样把两个故事都演深、演透,就更容易打动人、感染人,观众也完全能够明白个中意义。所谓“吃得太多,是很难消化的”,《我的祖宗十八代》演了那么多的故事,也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而已,结果非但没有表达明白,反而进入了杂乱不堪的境地,恐怕在那些略显低俗的搞笑之后,观众们没几个记得还有什么值得回味的。
作者:两株枣树 打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