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上海大剧院推出了“京昆群英会”第二季,请来京、津、沪三地五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打擂”,集中上演12场京剧大戏。天津京剧院以经典大戏《野猪林》亮相,院长王平演林冲。不料,演出将近时,王平突感状态欠佳,怎么办?他向上海同行求援,上海京剧院立即派出青年演员傅希如,于是2月22日晚,演出中先后出现了两位“林冲”:《野猪林》里唱做繁重的“白虎节堂”一场,由傅希如出演,王平则演其余场次。
一出出好戏和一个个梨园行新佳话,就这样呈现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说:“过去京昆艺术很难进来演出,今后我们不仅要让京昆艺术长驻大剧院,而且要通过我们成熟的输出通道,将‘大剧院版’京剧大戏推向海外。”
善用“空档”力推京昆艺术
10多年来,上海大剧院一直主打芭蕾、交响乐、歌剧这“洋三件”,同是高雅艺术的京剧和昆剧为什么不大演?走马上任后,院长张哲翻看大剧院历年的财务表,发现那些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演出并非都能赚钱,一场演出,有的亏20万,有的亏100多万。再看音乐剧演出,从2002年的《悲惨世界》到2009年的《歌舞青春》,上海大剧院以每年一部的频率从国外引进原版音乐剧,其中《剧院魅影》连演100场,创造了6500万元票房。不过算总账,这8部音乐剧总共演出400多场,赢利1000多万元,但倘若扣除各种赞助费用,还是亏的。
引进世界名团来沪演出,当然要,亏损风险也值得冒,但举办京昆演出,为什么就不能冒一下风险?既然音乐剧演出可以靠赞助来支撑,那如果能将京昆艺术展演做成品牌项目,不也有可能吸附赞助?张哲想了又想。
不妨一试。历年春节之后,演出市场就进入了淡季,上海大剧院要么空关着,要么有一搭没一搭地演几场老戏。但空关也有运营成本:不演出,每天也得花费8.5万元。倒不如在此期间推个“京昆群英会”,即使每场演出只赢利四五万元,也可以抵掉一些运营成本。这本账,算得过来。
于是,2010年初,上海大剧院联合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推出了第一届“京昆群英会”,上演京剧《狸猫换太子》、昆剧《长生殿》等佳作,17场票房收入89.68万元,扣去41.57万元成本,为大剧院贡献毛利超过48万元。
出人意料的是,“京昆群英会”不仅让观众集中欣赏到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还给大剧院带来了赞誉:票价不再高不可攀了!“京昆群英会”的戏票最低50元、最高580元,而听一场国外名团的交响音乐会,有时最高票价2000多。
创排“大剧院版”京剧大戏
尝到甜头,大剧院今年请来五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和上海京剧院,推出“京昆群英会”第二季。
能到上海大剧院演大戏,各院团自然乐意。不过也有院团长好心忠告:“大老远把我们找来,路费、住宿费、演出费都不低,你们会赔钱的。”张哲笑答:未必赔呢。即使赔点,为京昆艺术,也值了。
从各家开出的长长戏码单中,大剧院各挑了两台看家戏,还特意要求国家京剧院演《红灯记》、北京京剧院演《沙家浜》、上海京剧院演《智取威虎山》,组成“红色经典系列”,建议全部启用青年演员,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结果这一青春版的“红色经典系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成了“京昆群英会”第二季的票房翘楚。
张哲决定趁热打铁,推出“大剧院版”系列京剧大戏。这些天,上海大剧院已委约作曲家为京剧《杨门女将》创作交响乐序曲、幕间曲和尾声曲等;过了今夏,由大剧院与上海京剧院、上海交响乐团联合创作的交响乐版《杨门女将》将会面世。年底,“大剧院版”京剧《圣母院》也将投入排演。创排“大剧院版”京剧大戏,上海大剧院并非“贴牌生产”,而要将它们推到海外。经过10多年经营,大剧院已积累了成熟的海外演出通道,今年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的舞剧《马可波罗》将赴法国演出、舞剧《周璇》将赴美国演出,而这些通道,恰是京剧院团缺的——张哲说:“我们要将中国艺术源源不断送进世界各地的剧院。”(本报首席记者 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