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孟京辉说,“这是我在《柔软》当中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昨天下午,他和太太兼搭档廖一梅来到深圳,为5月演出的新戏进行宣传,“我们好不容易生出来一个特别漂亮的孩子。”该剧作为他们夫妇合作的“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完结篇,以充满大胆禁忌的话题画上句号。
《柔软》将于5月20日、21日亮相深圳,讲述一个绯闻缠身的女医生和一个阳关灿烂的男孩之间的纠葛,由郝蕾、詹瑞文、范植伟主演。“我的故事一直是个寓言。”廖一梅说:“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为了自我保护,寻求舒适,人都会在身上结成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壳儿,不疼是剥不下来的,心中柔软的部分不会袒露出来。”她这样解读自己的这部几乎让她一度崩溃的作品,“想在戏里把人们外壳剥落掉以后,看看每个人最内心的是什么。”
十多年来 追问未停
记者:十多年来,你们的合作从《恋爱的犀牛》、《琥珀》到《柔软》,称为“悲观主义三部曲”,这当中是不是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
廖一梅: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个体系,在三部曲的背后有个强大的驱动力:自我追问。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从来不能满足我,这么多年来,在我的创作中一直都想要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是谁?在生命状态中,跟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情感怎么产生?所以,它们不一定有同样的主题,但是追问一直存在。有朋友说《柔软》像英雄时代的一个寒战,我希望在剧场里能有片刻分享,就已经是种美好的状态。
孟京辉:《犀牛》里的马路对爱情有强烈的一往无前的愿望,是一个关于执着的戏剧。《琥珀》关于一个花花公子怀疑自身、爱的存在的问题。《柔软》主题非常复杂,剧作者对自己进行追问的过程。作为导演,通过故事的表象进入一层层的内心的奇思狂想,戏里从未出现“柔软”二字,通过那些晕眩的视觉,有力的质问,留待观众自己跟自己对话,“柔软”可能是一把真正的匕首,打开那些已经结痂的心。我最欢那句台词,是因为“了解”这个词,不是“理解”,理解有无奈,而了解是终极意义上的,开始时并没重视这句台词,但等我跳出来,看过舞台剧之后,发现这句话太重要了。
可摔跟头 不可退步
记者:你们一直保持着先锋的创作劲头吗?
廖一梅:疯狂就一直没变过,在写剧本时根本没想过能不能公演,从这点来说,《柔软》是有点危险的演出。想把它做成一个体现每个人最高水准的戏,三部曲完成用了11年,它是最艰难的,也是制作得倾尽心力的。
孟京辉:说先锋呢,我这么认为,正好是每次浪潮中,“先”到浪尖上了,每次新的尝试,正好孟京辉在场。这么些年,我不遗余力地乱折腾,从风格、题材、观念的眼神,整体审美文化,一直在探讨不同的戏剧方式、方法的表达,有拼贴式的,也有比较精美的,终于成了一个多元、多空间的立体的孟京辉,我允许自己摔跟头,不允许自己退步。
郝蕾大胆 植伟清新
记者:挑选中国内地、港台的三位演员主演,是有意迎合市场之举吗?
孟京辉:真不是,郝蕾和詹瑞文都是老朋友,一早就确定了的,当时郝蕾也经历一些个人风波,这个剧也是主动要求上。詹瑞文虽然很忙,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至于范植伟,他是从台湾飞过来跟我们见面的,一见到他的眼睛就定了:是他。廖一梅觉得他的眼睛有戏。郝蕾大胆率性,詹瑞文是鬼才,范植伟很清新。
廖一梅:我特意跟范植伟对视了一会儿,从他的眼睛,我看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表现的和他想的有差异。男主角就是一个看起来阳光的少年,但自我存在严重问题的人,范植伟说,最后一幕当穿着婚纱站在舞台上,“能体会到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