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春梅)从董祀到曹操,10年来濮存昕参演了3个版本的《蔡文姬》。昨天,在人艺排练场濮存昕从哲学到美学谈了自己对曹操这个人物的理解。
当天排练的正是该剧第四幕,曹操接见完从匈奴回来的使者周近,误认为董祀对蔡文姬图谋不轨,欲将其治罪,蔡文姬得知前来陈述实情,一番慷慨陈词,令曹操顿时明了。这是剧中难得的曹操与蔡文姬的对手戏,用语言的碰撞演绎“误会法”。
“‘误会法’是编剧郭沫若先生运用的最高明的地方,让我想起了佛学中讲的从最初简单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亲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经过自己的判断回归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这就是曹操的心路历程。”濮存昕表示,“我很欣赏曹操,尽管历史上对他的争议一直存在。我们这个戏里要表现的主要是他文韬的一面,正是他的这段戏让全剧从情节剧向哲学思辨剧转变。所以塑造一个性格化的曹操就很重要。”
尽管多次参演此剧,濮存昕还是谦虚地认为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从零开始。一方面自己演戏不能分神儿,一方面要把年轻人推到舞台中间,“要把人艺沉稳的气质传下去。”
在北京人艺今年的演出计划中,5月13日至21日,接档《蔡文姬》的是濮存昕另一部作品《李白》。一边是李白,一边是曹操,对于快60岁的濮存昕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可他却乐在其中,“成天背这么多词,老了肯定不得老年痴呆症。”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