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昨天,历时4年建成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新院正式开张。国家话剧团“回新家”庆典活动昨天下午在位于广安门外大街277号的国话新剧场举行。
下午1点30分,国话著名演员雷恪生作为老艺术家的代表将印有“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牌匾交给国话青年演员,演员袁泉也代表年轻一代的国话人对剧院的乔迁表示祝贺和感慨。随后,在12位老艺术家的共同揭幕下,位于北京广安门外大街的国家话剧院新院正式亮相在众人面前。
新落成的国家话剧院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剧场和一幢6层的办公楼,其中,大剧场有880个座位,小剧场有300个座位。
昨晚,国话大剧场上演了由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国话导演田沁鑫认为,有了“新家”之后“不用像过去演出打游击,如今国话的艺术家有了自己的‘主场’。”
国话演员“回新家”
5月18日,是国家话剧院新址揭幕的正日子,导演王晓鹰、田沁鑫、孟京辉,编剧冯大庆、廖一梅,演员段奕宏、袁泉、陈数、刘威、伍宇娟、孙淳、廖凡、姜武、吴樾、吴若甫,以及制作人、舞美幕后工作者等,数百位国话人集体回新家“暖屋”。王伟忠、李惠美、詹惠登等台湾戏剧人以及韩国、越南、日本的戏剧人代表纷纷赶来道贺。当天,李雪健、张凯丽、刘佩琦、孙红雷、章子怡、李冰冰、陈建斌、佟大为等没能赶到现场的国话演员们都送上了爱“家”心意。李冰冰在短片中表示,希望回剧院演话剧,重新感受舞台表演的乐趣。章子怡则用录像表达“我是国话人,希望能有机会回到国话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出演话剧”的心愿。
在昨天的国家话剧团“回新家”庆典活动上,举行了一个走红毯仪式,白凌、马文光等老艺术家齐聚一堂。在此之后,举行了一个剧神之柱揭幕仪式,一块块象征着剧本的“书砖”在近100位艺术家的手中依次放入“机关墙”,剧场内在“唱诗”般的旋律中安静下来,国话艺术家王卫国用厚重的声音朗诵了《剧神之柱咏叹诗》。仪式过后,国话艺术家王鹰、于黛琴共同开启了新剧场大门。
新演出季好戏纷呈
昨天的开场大戏是国话全明星阵容的《四世同堂》,这部改编自老舍原作的话剧作品,是国话首部“大陆排练、台湾首演”的戏剧作品,并首次以商演模式推向台湾演出市场而大获成功。迄今为止,《四世同堂》的全国巡演活动已遍历20个城市,完成56场演出。
另外,由法国当代著名戏剧家让·保罗·温泽尔执导、国话“国宝级”演员冯宪珍与韩童生担当主演的话剧《打造蓝色》成为本次国话小剧场的开幕演出剧目。
除这两部剧目之外,在新剧场开幕演出季中,由吴晓江执导、雷恪生主演的、被誉为“中国反腐第一剧”的《这是最后的斗争》,由孟京辉执导的音乐话剧《空中花园谋杀案》,田沁鑫导演的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反映城市打工族生活的《向上走,向下走》等剧目将陆续登场国话剧场和国话小剧场。
新剧场更专业
据主管新剧院建设的副院长史丽芬介绍,拥有880个坐席的国话大剧场舞台、观众厅、灯光音响系统等是专为话剧演出量身打造的,尤其剧场内设计的“不规则扩散体”墙面,能使演员演出时不用电声设备便可将台词清晰传递到场内每个角落。
新剧场由一大、一小两座剧场组成。在舞台设备的装置设计上,不仅在中心处安装了鼓筒式旋转舞台,而且上面装有四个双层升降模块。舞台上方安装了超高密度的56道吊杆,这个数量级的吊杆备用冗余在国内专业话剧剧场是罕见的,可以充分满足大型话剧的舞美设计使用要求。舞台前的升降乐池也为适应不同剧目的演出需要设计成了左、中、右三部分可独立升降区,既可共同升起组成伸出式台唇,又可分别降下成为高度不同的可利用表演空间。观众区域空调送风的方式选择了先进的座椅下送风。
(责编: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