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心中的“重量级”,明星里的慈善家;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好男人;骑自行车上下班,不舍得扔掉没喝完的矿泉水,对合影要求来者不拒。濮存昕的公众形象不但是“师奶杀手”更是“完美男性”。谁说娱乐圈鱼龙混杂,好人难求,他这个好男人给出了答案,同时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安分守己”。 昨日,来沈参加朗诵会的著名演员濮存昕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角色 龅牙哥,25年前就演过
顾长卫新片《最爱》当中,众多大腕明星的形象都统统颠覆,最具牺牲精神的当属濮存昕。一口大龅牙、粘得打绺儿的长头发,“齐全”的形象一出场就引来观众惊呼,很多人差点没认出来是他。
这个角色被很多媒体称为“突破”甚至“颠覆”,不过濮存昕并不这么认为。“当了几十年演员了,对生活有积累,演这类角色都是靠积累和理解的综合功力。”他透露,扮大龅牙不是第一次了,25岁刚进空政文工团跑龙套时,就演过一个龅牙土匪。“当时没那么先进的化妆术,自己用医用橡皮膏缠在牙上,缠出两个大龅牙,结果把嘴都磨破了。但是效果很好,粘上胡子,手拿双枪戴一礼帽,谁也没看出来是我。 ”濮存昕得意地说,“其实这回做了两个牙套,另一个更夸张,戴上特别凶,后来放弃了。 ”
表演 谢晋告诫我少拍广告
说到《最爱》中的表演,濮存昕表示,扮大龅牙的造型就是为了让演员隐藏在角色后面,他认为,隐藏自己才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谢晋导演曾经告诫他,一定要少拍广告,因为随着广告曝光率太高之后,人们习惯了演员的广告形象,在表演上会有障碍,会对观众投入剧情有影响。“我一直记着这句话,但是我也拍了很多广告,还有公益广告。所以,在表演上,我要尽我所能地塑造更为不同的形象。 ”
濮存昕对章子怡和郭富城也钦佩不已,“《最爱》这部片里,导演一直在做的就是改造所有的明星,尤其是章子怡和郭富城,一个是国际巨星,一个是四大天王,他们都同那个破旧的山村完全融合。这对于时尚的明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明星在百姓中的既有形象太难改变,但是他们都做得特别好。 ”
头衔 请辞“人艺副院长”就是不批
濮存昕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职衔——北京人艺副院长。但他是个“各色”的官:他骑自行车上班,包括参加两会;他总是说自己不喜欢当领导,特别是不喜欢开会;他屡次递交辞职申请,但却没有被批准。“说起来还是知识分子的通病,我总觉得自己对。但实际上做领导不仅仅是对错的问题,更有操作方法的艺术。演员总爱强调个性,但做领导偏偏要将个性隐去,代之以大局观和服务性,这恰恰是演员很难适应的。 ”
北京人艺去年全年的演出票房高达3000万,这在全国的戏剧界十分罕见。对于这个主抓演出的人艺副院长来说,这不得不说是突出的成绩,濮存昕也一脸自豪:“这都是我们努力坚持的结果。在市场责任缺失,人人追名逐利的情况下,我们拼命坚持,看似前景不足,但是观众的认可给了我们信心。 ”所以,濮存昕去年给自己作总结的时候,送给自己一句话:“安分守己。 ”他解释说,这是从人艺的成绩中悟出的,人还是贵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特别是演员,有名有利还有观众宠着你,你更得安分守己,做好自己该做的。 ”
家庭 女儿也爱慈善 爸爸很高兴
家庭问题是濮存昕的“禁区”,除了父亲苏民,他几乎不公开谈论其他家庭成员,把妻子和女儿紧紧地保护起来。“我不是娱乐人物,很多事情和她们都没关系。 ”不过,有一件面对公众的事可以将濮存昕和女儿联系到一块——慈善。今年“六一”,濮存昕及“濮文化团队”将去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欢度儿童节。“六一”濮存昕的盈江之行,其实一直由濮存昕的女儿协助他筹备,在美国念书的女儿已经回国,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对慈善公益事业非常热衷,盈江之行的筹备、推广,包括濮存昕的微博,背后都有他女儿的一份努力。这是记者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但是濮存昕自己并不愿意多说,只表示女儿不愿意抛头露面,但是看到女儿喜欢,自己也很高兴。
还在牵挂英雄晓达的妻女
四年前,濮存昕曾在沈阳为英雄庞晓达家人捐款6万元,如今他不仅清晰地记着当年的情景,还特别询问晓达家人的近况
2007年9月,濮存昕在本报倡议发起的“晓达勇者慈善基金”晚会上为晓达家属捐款6万元,他当时动情地说:“他的债我来还。 ”
濮存昕首先是一位钻研业务的演员,他会因为自己演绎的角色不如前辈而要求加班加点排练。 记者 孙东缨 摄
2007年,本报报道了舍己救人的英雄庞晓达的事迹,并独家发起“晓达勇者慈善基金”,当时来沈演出的濮存昕接受本报邀请参加了纪念晚会。在发言中,濮存昕当场承担下了庞晓达家6万元的债务,表示会替其偿还,而这一切,并不是他事先准备好的。“我没那么富有,捐款是即兴,是随缘,纯粹出于感动。每个人都应该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同时,他还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关注“晓达勇者慈善基金”,响应辽沈晚报的倡议,为弘扬和滋养英雄精神,共同把“晓达勇者慈善基金”办好。
时隔四年,见到本报记者时,濮存昕不仅清楚地记得庞晓达的事迹,还不忘打听庞晓达家人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庞晓达的老父亲身体不错,家里新盖了房子,庞晓达女儿学习成绩也很好时,濮存昕不断地点头说:“挺好挺好,这样就好。 ”
戏剧人生 20年来与李白同醉同吟
濮存昕最喜欢朗诵的是李白的诗,《将进酒》是他每次朗诵会上的保留篇目。在话剧舞台上,濮存昕演李白已经演了20年。他毫不掩饰对李白的喜爱和羡慕。“李白是古代知识分子中最有趣的一个,他没有杜甫那么冷峻深沉,也不像陆游的诗中那么多坎坷无奈。李白的性情,最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味道。 ”演李白20年,李白则影响他更长久。“当演员的乐趣就在于,可以在戏中感受自己无法体验的人生。生活中不能,但舞台上,我可以体会李白的生活,藏在他背后,那是一种自我的释放和宣泄。 ”
“小本”毕业 全靠书籍滋养
濮存昕的气质谈吐,一直让公众将他看做知识型明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只是小学毕业,“小学毕业之后就赶上上山下乡,再也没上过学。”他说:“但是我现在能有这样的谈吐,其实全靠书籍和剧本的滋养。”除此之外,濮存昕最喜欢诗,他和乔榛、丁建华以及已故的孙道临老师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一起组成的诗歌朗诵团队,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全国巡演,已经演过100多场,“我从当年业余宣传队开始,就一直热爱朗诵。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也每天嚷嚷要追求诗意的生活。诗歌是最好的途径。 ”
记者手记 采访濮存昕有代沟没距离
纸媒记者同电视台、电台记者相比,有着器材上的弱势。不过,正因如此,我的采访也更灵活。因为行动方便,一会在化妆间、一会在后台,断断续续地做了一上午采访。要不是因为濮存昕中午需要回酒店午休,我觉得实在过意不去,差点应邀上车继续聊。
4个小时的采访,才能见到采访对象台下的很多侧面:
因为觉得许还山老师演绎的 《岳阳楼记》比自己精彩,他在自己彩排完之后还要坚持留下来,为了跟许老师讨教;
排练《琵琶行》之前,坚决中断了采访,因为“那是孙道临老师当年的经典,我必须得让自己沉下来”;
被临时通知乐团休息,在没开灯的上场口,伸手不见五指,一个交响乐团几十号人都要来跟他合影,我的眼睛都被闪光灯闪花了,他擦擦鼻子上的汗,笑呵呵地。
采访他没办法短平快,他的阅历决定他有太多的人生感悟,无论何种话题都会归结为人生道理。他是一个太好的谈话者。采访名人的乐趣,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分享到他的人生精华。结束时,他跟我说:“人生旅程的这几个小时,是我们一起经过的,你给了我分享的机会,我得谢谢你。我说完就走了,可是你这一下午还要想着我,琢磨我,还得写我。你快去想我吧,别忘了。 ”说得我满心感动,……不过,这最后一句,也太无厘头了吧!
本版图片均为记者 孙东缨 摄
首席记者 王琳娜采写
(责编: Soul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