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4日起,备受期待的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宁剧院悄然开始为期一周的预演,数百名专业观众和幸运的“粉丝”先睹为快。
如同《妈妈咪呀!》中文版从音乐到服装“复刻”自原版《妈妈咪呀!》,预演这种半公开的露面方式同样引自百老汇音乐剧的演出惯例。通过观察和搜集观众的直接反应,制片人将对剧目的各个方面进行修整,甚至决定演员的去留。“每天都要改台词,今天加一点,明天改回来。”中文版制作人田元女士透露,仅剧中的母亲“唐娜”一角收到的大小建议就达80多条。
综观来自专业观众、网友的大量反馈,记者发现,在较为一致地肯定中文版的成功之外,也有对全剧“中国元素”的不满足,传达出“锦上添花”的愿望。但据记者了解,受版权协议的限制,其实很难有更多余地作出改变。求同还是求异?这个问题摆在中国首部“汉化”世界经典音乐剧的面前。
观众:中文版能否更加“中国化”?
“money,money,money,再多也嫌少,money,money,money,世界向前跑……”——《money,money,money》
“有人一无所有,有人笑到最后……”——《thewinner takes it all》
“没想到ABBA(阿巴)乐队的歌被翻译得如此流畅又悦耳,惊喜!”以专业观众身份看过6月18日下午场预演的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十分感动地对记者说,原版《妈妈咪呀!》里的大部分歌表达的是美国式的怀旧,“和中国人本没关系”,但中文版的歌词成功地做到了兼顾朗朗上口和表情达意。她希望公演时能为这些歌配上字幕,让观众更好地领略歌词的魅力,看到译者的成绩,并且跟着唱。
剧组人员告诉记者,“配字幕”是收到的反馈中最为集中的一条,但是很遗憾,这恐怕不能实现。因为在原剧版权方英国小星星公司看来,制作本土版的目的就在于观众不用再一边看着舞台两侧的英文歌词一边欣赏舞台上的表演,即时融入情境。获悉这个要求后,英国制作方曾经反问过一句:如果最后还是看字幕,还做中文版干嘛?
其实,英国制作方在应对这方面争议时早有经验。一年前,记者在北京专访《妈妈咪呀!》中文版国际导演保罗·加灵顿时,他颇有预见性地对记者说:“我知道在歌词方面引起争议是必然的。我们做第一个外语版本、也就是德语版本时,德国人担心词不达意,曾提出保留ABBA乐队的英文歌曲,只在对白部分用德语。我们说不行,一定要翻成德语歌,因为歌曲是戏剧的一部分,不能脱离。首演时,我们也害怕观众会嘲笑、离场,但情况正好相反,观众非常喜爱,就像它们本来就是用德语写的一样。”从此,全球13个国家的版本的《妈妈咪呀!》都坚持翻译成该国语言而不打字幕。
“我们正在向外方积极争取‘返场’部分的三首歌加上字幕,让观众可以跟着唱起来。”一位宣传主管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
剧组人员虽然虚心接受,但改变的可能性不大的其他提议还有不少,“一些爱情段落,动作‘尺度’似乎太大”,“服装可以更炫目”等等。“服装,全都是英国制作方订做的,与原版保持一致,你看,中国的‘苏菲’穿的那件婚纱与海报上原版‘苏菲’的一模一样。”
同样,灯光、舞美、道具、对白、动作、剧情的节奏,说白了,全都是版权方放之全球而皆准的“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难“破例”。“希腊小岛上的岛民穿的就是那么随意、休闲的。”不得已,中文版制作方也会调侃一下,“冲淡”中国观众的美学期待。
中方制作:先拷贝好才能有自己的创造
记者数了数,截至目前,全剧“见缝插针”地透出中国元素的地方,大概有这么几处:沈小岑扮演的“谭雅”说过几句俏皮的上海话,如“侬搞啥”(巡演北京、广州时会改成当地方言);影子扮演的“唐娜”等讲的流行词如“伤不起”、“可以的”;原名pepper的一个角色没有按惯例沿用英文名,而是根据这个单词的英义意译为“辣仔”,“辣仔”的某段舞蹈动作里甚至穿插了中国的“扭秧歌”。
在几乎“百分之百”的拷贝中,这些是制作方为容纳本土特色留出的一点零头。求同还是求异,当然是先求同。“先拷贝好了才能有我们自己的创造。”作为中方制作,亚洲联创公司的理念十分清晰,在拷贝中学习,在拷贝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团队。观众的一些期待,恐怕要稍微等等。
让大宁剧院工作人员议论的是,每次排练,导演都会为演员们准备红酒、高跟鞋和冰袋。红酒用来放松心情,以欢乐微醺的情绪进入那个希腊小岛的阳光海岸;高跟鞋用来训练形体;而冰袋用来对付扭伤。在排练厅的墙上,还贴着好几张希腊爱琴海和圣岛的照片。
前期预演也暴露了中国音乐剧人才的一些“弱”项:“近些年我们的音乐剧系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但还缺少职业人才。这才几天的预演,已经有演员拉伤肌肉,还有人不慎扭伤了脚,好几位演员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
“引进国外经典音乐剧本土化的步伐会继续下去,远景是打造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接下来我们会制作《猫》的中文版,目前版权已经谈好,即将开始选角。”记者探班间隙,亚洲联创公司透露了这条消息。他们在兴奋的同时也夹杂着忐忑:“《猫》的选角,只怕会更难。”本报记者吴越
(责编: 一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