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8月1日,“鬼才”林奕华(微博)携手多栖影后刘若英(微博)、演技型男王耀庆来到上海为舞台剧《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做宣传,该剧将于9月2日-6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5场。
鬼才导演游戏剧场 13种人格解构人性欲望
林奕华的舞台剧技巧始终多种多样,混杂跨界,例如使用旁白、有演员对观众说话来作叙、角色对话或内心独白包含辨证式发问、让演员使用肢体语言、跳舞、做集体动作,并常利用多位配角演员出场来衬托舞台视觉效果、辅助交代剧情、营造气氛。
过去几年的“城市三部曲”比起林奕华早年的作品,似乎回归到了观众更熟悉的传统话剧形式,不对哪部小说进行文本解读,不为哪个演员进行角色量身设计,先有剧本,角色、对白、情节围绕舞台紧紧展开。到了《在西厢》,游戏剧场的鬼才导演林奕华又回来了。这次从《西厢记》古典文本出发,林奕华将13种西厢人格完美对位于现代人生活细节,解构西厢中的人性欲望,将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说得花样奇出。
3小时的舞台剧,对白很多,各演员都不停念既急又长的说话,而这些对白通常并非开展剧情,而是对某个事情、议题作辩证,角色固然会发问,甚至会自问。对事情、议题常提出辩证问答,似乎是林奕华的某种执着,但又并不沉闷。一直以来,他选的演员都可念可表可观,所以他们就算要念长长的讨论问题的台词,亦提供有趣的视觉元素给观众解闷。
剧本风格类莎翁体 新古典主义舞台华丽异常
《在西厢》开始排演前,林奕华就曾表示,编剧陈立华的剧本很像莎士比亚体:在同一场戏里面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发生,并且是全景全貌的。
虽然在舞台上不能实现电影调度与摄影构图,然而《在西厢》大剧情里同时又有各个或喜或悲的小故事在前后左中右不同角度的演员身上展现,一个个小细节好像小齿轮,集合起来又在催化整体的故事的情绪,使情节的主体骨干稳步推进。设计编排上的细致,令舞台变成一幅看极看不完的动态画,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与此同时,《在西厢》华丽的舞台也展现了新式的古典主义之美——欧式的大宅子,细部的窗格子却明显是中国式的,高梁门楣为的是展示一个官邸好人家,似乎换上几个金发碧眼的人,马上可以演出莎翁戏剧。不为人知的是舞台后面特制了一块巨大白色光板,通过它来投射出外面的世界,孙飞虎抢亲时的光怪陆离,母女交心时的纠结,海边约会时的浪漫……
“师父”携家眷为爱徒捧场 刘若英忐忑又激动
《在西厢》继深圳首演大获成功后,上周在香港演出4场,场场爆满。最后一场演出时,老搭档张艾嘉携全家前来观戏捧场,“师父”的捧场让女主角刘若英大大感动,“上台之前突然有工作人员告诉我张姐来了,我就一直跟自己说不要看张姐坐在哪里,然后演出到差不多终场,拿起圆圈积木(舞台道具)张望,首先看到张姐的妈妈跟她的儿子,然后再看到张姐的丈夫,最后看到张姐的一刻,觉得既激动又很感动!”导演林奕华也并不轻松,尽管前两站演出已好评如潮,但他称《在西厢》仍在“成长期”。
日以继夜的排戏不但让自己瘦身,林奕华也积极为戏“瘦身”,虽然香港版演出时长3小时不设中场休息,不少戏迷仍在观剧后大呼值得,在微博上跟林奕华喊话称‘全程精彩无尿点,全剧最后一场戏精彩之极,每场演出结束后导演携所有演员的谢幕及感言更令人动容’。林奕华称观众的反馈是最大的慰藉,有观众留言,“能感到剧创班底是如何爱惜观众们,很想我们得到启迪而走向快乐的人生,鼓励我们勇敢走出自己的枷锁。”更有粉丝追问林奕华,是否要以《在西厢》为起点,创作舞台剧的“成长三部曲”。
距首演尚余一月 票房销售已过半
在发布会上,林奕华、刘若英、王耀庆等主创人员谈及此次上海演出充满期待,他们认为,这出戏其实就像本杂志,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话题、感情婚姻,很丰富,相信观众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把自己想要的带回家,希望通过《在西厢》的演出唤醒观众对爱与幸福的认知。
刘若英自言对这部舞台剧非常投入,她表示自己近年来很少接受表演邀约,因为很难遇到心仪的剧本,而当林奕华请她来演时却第一时间答应。发布会上,此次舞台剧《在西厢》上海主办方东方票务总经理苏铮女士介绍说,以才女著称的多栖影后刘若英,堪称舞台剧《在西厢》的一张王牌,目前,距《在西厢》9月2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尚余近一个月,预购票已达五成,足见观众对刘若英重返舞台剧的期待程度。(尤优)
(责编: y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