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冯遐)由英国原版幕后团队打造的中文版《妈妈咪呀!》昨天进行了首演。该剧将“驻扎”北京世纪剧院连演80场,这在京城尚属首次。有业内人士表示,中文版《妈妈咪呀!》承载了培养北京音乐剧市场和观众的重任,赚不赚钱已经变得次要。
大江东去
勇敢的“妈妈” 难得的开局
作为一个好吃的人,下馆子是必不可少的。判断馆子的好坏自然个人有个人的方法。笔者的习惯是,到了饭馆先数桌子和上座率,以此来计算饭馆的流水盈利以及与此对应的饭菜和服务的质量。
昨天,同样的方法被用到了一个叫世纪剧院的“馆子”,去品评一个叫“妈妈咪呀”的大餐型演出。
如果从数桌子算流水的角度,《妈妈咪呀!》的开场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剧场观众很满,虽然“馆子”太大,肉眼算上座率比较困难,但估计八九成总是有的,而且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绝大多数观众都是自发购票。
从演出本身的进程来看,可以说是很不错。
无论是剧情的推进、歌舞的感染还是笑点的引爆,基本上演出者希望达到的效果都达到了。普通的观众并没有像部分看过原版甚至看过不止一个原版的资深fans那样对中文版怀有初始的成见,他们只是自然地看演出,演出也就自然地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当然这是所有花了钱买票的观众与演出者之间最正常不过的关系。
演出期间,所有精彩的地方都会引发掌声,幕间也是,听得出来,观众的掌声是真诚而热烈的,尤其是剧终谢幕的时候,长达十几分钟的、持续不断的、有节奏的掌声和欢呼,与演出方有意识设计的返场歌舞互动环节,基本达到了爆棚的效果,这种常常见诸于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场面,在舞台演出中并不是太多。从此也可以看出音乐剧这种演出类型的特点,估计激动过后的观众大都会觉得不菲的票价物有所值,而演出方尤其是在台上奋战了两个多小时的演员们也会获得充盈的成就感。
虽然,该剧的西方式剧情让相当一部分因为假期而带着孩子涌进剧场来进行“素质教育”的家长们多少有些尴尬——我边上的一位母亲面对上小学的女儿的询问就经常无语,只能用“你就看着吧”来搪塞,也真难为她,要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性解放和传统家庭伦理观破碎浪潮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跟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也就不用看戏了——但绝大多数成人观众是看懂了的,这当然是中文版的功劳。事实上,以音乐剧这种歌舞和对白各占差不多一半的演出形式,人物关系的交待和剧情的推进基本还是靠对白,歌舞的作用更多的是渲染和升华。所以如果是英文版的话,这个一个女儿三个爸的离奇故事在中国,能完全看懂的估计就不多了。反正我一个号称英语六级的朋友在看原版的时候,就没发现仨父亲之一其实是同性恋。
与中文对白的总体成功相对应的,是中文演唱方面,还有一定的遗憾。《妈妈咪呀!》英文版面世这么多年,其中的主要旋律差不多成了世界名曲级别的经典,但是翻译成中文后,感染力多少还是有些减弱。虽然能看出来,演出方在音乐上还是相当认真而投入的,就演出本身的舞台效果来说也不错。但遗憾的是,歌曲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旋律和语言的综合体,当语言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原来与旋律丝丝入扣的地方,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这就对演出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就如唱歌剧的中国演员们,往往更喜欢唱意大利原文的歌曲是一个道理。据说现在这些演员已经是在国内能找到的最好的组合,那么我们也只能叹息我们音乐剧发展的初级了。
当初刚刚听到《妈妈咪呀!》要在北京连演80场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发出“简直疯了”的惊呼。虽然北京是全国对文化艺术需求最高的城市,北京的观众也是全国最有水准的观众,但除了北京人艺,之前还没有什么演出能够撑起这么大的场面。但是经过这一个周末,好像80场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目标,至少作为第一个勇敢地尝试在音乐剧领域做出巨大投入的演出方,好像已经可以更有信心了。而作为观众来说,我们盼望的当然是“妈妈们”能够成功,好使更多的后来者可以将艺术之泉浇灌在这片仍然干渴的土地上。
郁晓东
《妈妈咪呀!》自1999年在伦敦首演以来,已在全球超过240座城市上演,中文版是除英语版本外的第13个语言版本。既然成了品牌,那就要有统一的标准——由英国幕后团队亲自把关,以保证不变味儿。从昨晚的首演效果来看,由中方执行音乐总监赵继昀指挥着中国乐队演绎ABBA乐团的曲目;一群中国演员演绎希腊爱琴海边的浪漫故事,但是简洁的舞美、熟悉的旋律、返场的高潮都跟2007年原版《妈妈咪呀!》在京演出时的震撼似曾相识。
疑问一:演员如何保持体力?
由于中国没有专业的音乐剧演员,经过考试招募参加演出的演员是如何保持体力和嗓音呢?该剧中文版出品方宣传总监李特告诉记者,“他们从半年前就开始进行体能、舞蹈的练习,有2/3的男演员候选者就是因为跟不上舞蹈总监LEAH的要求而被刷下去了。演出期间仍是如此,足够的休息时间,科学的训练安排。饮食没有想象中那么特别,但是会给演员准备保护嗓子的汤水。”像戏份最重的“妈妈”唐娜的扮演者田水就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此前没有任何音乐剧的表演经验,但现场的唱功和舞蹈都显得相当专业。李特介绍说,“田水是一名专业戏剧演员,她接受过全面的戏剧培养和学习,包括声乐训练。音乐总监MARTIN之前帮她排练两个多月。而且澳洲版本《妈妈咪呀!》中的唐娜也是一名戏剧演员。”“女儿”苏菲的扮演者张芳瑜(微博),年轻而充满活力,台湾文化大学毕业后就从事音乐剧的表演。据说,英国的面试人员一下子就看上了张芳瑜,认为她的形象、气质和基本功都非常符合角色要求。
两位配角,谭雅的扮演者沈晓岑以及罗茜的扮演者杨竹青,前者是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手,代表作是《请到天涯海角来》;后者则参加过多部国产音乐剧的演出。此番共同加盟《妈妈咪呀!》,淋漓尽致地演出了“半老徐娘”的风骚、风韵。
疑问二:歌词为何不打字幕?
演员现场演唱时,身边有观众在窃窃私语“为何不打字幕?”的确,国产的歌剧、音乐剧在表演唱段时通常都会在舞台两侧打上字幕,但是英方制作团队非常不认可这种做法。来自英国的导演PAUL表示,“之所以制作中文版就是为了让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更集中精神看戏。如果加了字幕会影响观众的观剧体验,会让观众分神、分心。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的观众看英语音乐剧都不会加字幕。”
对音乐剧来说,或许旋律比歌词更重要,你不必听清楚演员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你只要去用心感受现场的效果和营造的氛围足矣。
疑问三:男演员整体偏弱?
此前上海作为巡演首站,就有媒体对剧中的男演员提出质疑:“三位‘爸爸’的唱功明显偏弱,索菲的未婚夫SKY的形象实在让人无法恭维。这个角色的唱段不多,但有不少动作,有几场戏需要裸上半身,至少应该选一个身形不错的男演员,现在这位还不如老爸之一的SAM有身段。”
李特解释说,“入选的这位‘SKY’已经算综合条件比较好的,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专业,科班出身,有过系统的舞蹈和声乐的训练。英方制作团队选择演员的标准是,首先,要能唱,音域达不到不要;其次,会舞蹈且体力得过关;再者就是传达出的气质是不是贴合。招募期间,也有形象不错的男演员但其他方面达不到舞蹈总监LEAH的要求。”
疑问四:京沪观众笑点不同?
“在上海演出期间,个别台词融入了当地方言,‘谭雅’沈小岑(微博)时不时来两句‘我今早真额是触霉头’(我今天真倒霉)逗得上海观众大笑。北京的演出版本也略有改动,比如儿话音明显增多。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照顾京沪两地观众不同的欣赏习惯。”李特介绍说。
整体看来,上海观众对有趣的动作更为敏感,而北京观众则对幽默的台词更有共鸣。比如,卧室有一幕:谭雅打赌输掉要睡地上,拿出睡袋,用嘴对着气口,站在一旁的罗茜不屑地说,‘吹,别嘬。’北京观众听完大笑,而上海观众似乎没啥反应。还有海滩一场戏:一个年轻小伙儿,试图追求谭雅,谭雅说,‘我都可以当你妈了。’小伙子回答,‘那我就是俄狄浦斯(古希腊神话中弑父娶母的悲剧人物)。’这个‘包袱’北京观众认,上海演时就没响。”
晨报记者 冯遐
(责编: Gracet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