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当中文版《妈妈咪呀!》在京沪热演之时,曾获5项托尼大奖的百老汇音乐剧《吻我,凯特》被京沪粤演出商大手笔引进,并于9月28日起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大舞台连演6场,成为9月演出市场最热的一道“风景”。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国外经典音乐剧的引进,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音乐剧产业仍然是一种“示范性引进”,哪怕在引进国外音乐剧最多的上海,大多数观众对于除了“四大经典”和《妈妈咪呀!》等少数作品之外更大更精彩的音乐剧世界,还了解得不多。
用一张票看“两出”戏
音乐剧《吻我,凯特》的蓝本出自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驯悍记》,在故事展开中则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讲述了戏中“男主角”兼“制作人”雇用他的前妻出演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主角,演出日期碰巧是两人离婚一周年,此刻女主角旧情复燃,但因发现男主角与女配角调情,拒绝出演下半场,为了让演出顺利进行,男主角让向其讨债的歹徒挟持女主角继续表演……剧中,大小误会和矛盾一大串,笑料不断。与莎士比亚原著结局一样,“悍妇”最终被驯服。
一些音乐剧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套装两个时代故事的强烈戏剧性,观众在这部百老汇音乐剧中既能欣欣赏到莎翁的《驯悍记》,又观看了一出现代爱情闹剧,看到戏外演员们的复杂纠葛,满足“窥探后台”的好奇心,称得上是“用一张票看两场演出”。由于故事发生地就在剧场和舞台,而角色身份就是演员,因此,该剧的歌舞片段设计极为巧妙,男女主角以演唱为主,男女配角则主攻跳舞,剧情与歌舞衔接巧妙,互相之间并不搅局。
经典性远胜《第42街》
相对于蜚声国际的业界口碑,音乐剧《吻我,凯特》对于中国普通观众来说还稍显陌生。但是,借用音乐剧专家、著名作曲家金复载的话来说,《吻我,凯特》无疑是音乐剧迷的“必看剧目”之一,而其中众多的经典段落也是音乐剧系学生必学、必演的。专家认为,多看经典作品,了解其制作、运营方式,其实是一种“补课”。中国音乐剧从业者得先学会套路,学会怎么打套路,才能找到市场和观众。要知道,在音乐剧这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逐渐“渗入”中国水土的过程中,中国观众可能渴求看到更多原版经典。
翻查这部老资格的百老汇经典会发现,《吻我,凯特》1948年12月30日首演于百老汇新世纪剧院,共上演1070场,在1999年首次复排演出后,立即横扫2000-2001年全球所有戏剧大奖,并以12项提名成为“托尼奖”的最大赢家,其获奖数量也大大超越了同年度竞争、曾来沪献演的音乐剧《阿依达》。金复载认为,无论从代表百老汇音乐剧成就方面,还是从专业界内外的口碑来说,有着“音乐剧版”的莎士比亚喜剧之称的《吻我,凯特》与曾经在沪成功献演的歌舞剧《第42街》相比,高出一大截。何况,其中的《太热了》《吻我,凯特》《以我的方式忠于你》等唱段脍炙人口,而两位黑帮歹徒诙谐又别具深意的唱段《补补莎士比亚知识》,则可以被当代白领视作对沙翁具有后现代意味的一次解构。
艺术“吻”戏赏心悦目
《吻我,凯特》这部得奖大戏,曾在《中国娱乐报道》报道托尼奖提名揭晓的文章中被称为“大赢家”,同时,音乐剧迷们也都知道,《吻我,凯特》早以“情感教科书”的名头风靡全球。美国《剧艺报》曾这样报道:“这部复排剧是送给情人们的最好礼物,莎士比亚的浪漫诗句伴着波特俏皮的话语和曲调,使该剧增添了更多的浪漫和甜蜜,具有恒久的魅力”。
观赏过该剧的专家表示,《吻我,凯特》这部剧从当代角度看,完全是一位“囧男”搞定“作女”的诙谐之作,观看过程经常让人忍俊不禁。剧中更有许多“吻戏”来点题,然而,每次男女主角或男女配角之吻,都是应剧情发生、发展或在强烈戏剧冲突发生转折时出现,有时深情款款,有时醋瓶打翻,有时爱恨交织,处理得相当有艺术性。难怪纽约时报首席戏剧评论家本布兰特利评价这部戏“赏心悦目”。
(责编: 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