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由文化部艺术司、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微博)、上海戏剧学院承办的“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将于2011年9月3日至9月21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政府职能部门首次举办此类艺术活动,旨在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优秀小剧场话剧剧目,发挥导向性作用,引导并促进小剧场话剧健康发展。
内地小剧场话剧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经不断发展,特别是1982年11月《绝对信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博))、同年12月《母亲的歌》(上海青年话剧团)的上演,标志着小剧场话剧在新时期的兴起。小剧场话剧艺术上侧重于探索、实验和创新,舞台演出突破话剧传统的形式,注重加强与观众的交流,戏剧表现力强。近年来,小剧场话剧的创作和演出越来越红火,以北京、上海为主,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不仅在整个演出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在观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小剧场话剧已成为当代话剧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
此次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直单位、部队和社会团体申报的45台剧目中遴选出16台优秀剧目。其中,有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院团创作的《哥本哈根》、《恋爱的犀牛》、《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活性炭》、《鲁镇往事》;也有转企改制院团推出的《男人心中的虹》、《带陌生女人回家》、《大刺客》、《计生专干》;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演出的《第十二夜》、《风铃》,此外,《我是海鸥》、《寻找春柳社》、《嫁给经济适用男》、《如果我不是我》、《晚安,妈妈》等民营院团参演剧目,占整个演出剧目的三分之一,凸显了民营艺术院团蓬勃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活动汇集了不同体制的话剧院团,也体现出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对民营院团的扶持力度。
参演剧目中,有根据外国经典名作移植改编剧目;有探索性、实验性剧目;有探讨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的情感剧;也有描述现代都市青年生存状态,颇具时尚性和观赏性的剧目;还有贴近群众,反映基层农村生活的剧目。这些剧目题材广泛,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形象鲜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加此次展演活动的16台剧目,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和D6空间、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上海大剧院中剧场陆续演出33场。展演期间,文化部艺术司将召开小剧场话剧创作座谈会,就“小剧场话剧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小剧场话剧健康发展”、“如何提高小剧场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等议题进行研讨,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小剧场话剧的繁荣发展。
(责编: 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