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姐卖粉果》高志森专访:首创戏曲音乐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5日02:50  大洋网-广州日报微博
《好姐卖粉果》高志森专访:首创戏曲音乐剧
《好姐卖粉果》剧照
《好姐卖粉果》高志森专访:首创戏曲音乐剧
《好姐卖粉果》

  香港资深导演高志森(微博)曾目睹香港电影,特别是喜剧片的兴衰成败,后来转战舞台,竟也在香港开创出舞台剧的“春天”。10月8日、9日,由高志森监制的“戏曲音乐剧”《好姐卖粉果》(以下简称《好姐》)将登陆广州黄花岗剧院。

  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透露,虽然不知道广州观众是否会青睐这部讲老广州故事的作品,但若让他打分,他会给“A”。

  文/本报记者 苏蕾实习生 罗晓莹

  理念创新

  用西方音乐剧包装传统粤曲

  广州日报(微博):是怎样的动机促使你排演《好姐》,改编后,它与传统粤剧有什么不同?

  高志森:这部作品是邓碧云和梁醒波的著名喜剧,最初是杜国威介绍的,我看了也很喜欢,剧里的三角恋爱非常有趣。我们的创意就是“戏曲音乐剧”,用西方音乐剧的理念去演我们的传统戏曲,为传统粤曲的旋律重新填词,增添时代感;其次,整个戏的节奏非常紧凑——这恰恰是传统戏曲的短处。

  广州日报: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西方音乐剧的理念?

  高志森:最主要一点就是音乐和戏剧的互相推进,用歌来推动戏,戏来带出歌,两者密不可分,而不是割裂。其次,我们的演员以演舞台剧的方式去表演,追求的是自然和鬼马。《好姐》全剧只有3个演员——欧锦棠、万斯敏和李润祈,他们除了分饰所有角色外还亲自搬换道具,所以观众不会看到黑幕,所有场景都一气呵成,这些都是我们对音乐剧的借鉴。

  广州日报:除粤曲外,这部剧是否还有其他的音乐元素?

  高志森:粤曲小调方面包括有大家比较熟悉的《红烛泪》等,我们还根据戏剧的不同情境配上相应的音乐,比如从美国回来、要追好姐的“金山阿伯”就会唱英文老歌;还有扮演上海名媛的李润祈会唱《夜来香》——哪里的人唱哪里的歌。

  音乐剧标准

  用最便宜的布景一样可以出精品

  广州日报:《好姐》对年轻观众会有吸引力吗?融入音乐剧元素会不会引起传统戏曲观众的不满甚至流失?

  高志森:我们定位的人群首先是爱看港式喜剧的观众。《好姐》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戏曲,人物“抵死”、对白诙谐,改版后充满了浓郁的“港味”。除娱乐性外,雅俗共赏也是《好姐》的定位:情节发展全靠人物“唱”出来,粤语小曲流转如弹丸,相信戏曲爱好者也不会轻易错过。

  至于年轻人和粤剧“死忠”,在香港演出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都被争取过来了。我觉得原因有二:首先是他们对粤曲与音乐剧的“融合”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其次是欧锦棠本身有一定的粉丝,他的《谁家灶头无烟火》正在热播,年轻观众也会买他的账。

  传统不是要来死守,是要来继承的。死守或者会有欣赏价值,但若要做到普及,必须改良创新。

  广州日报:排戏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高志森:困难几乎没有(笑)。我没有夸张,因为艺术总监梁汉威(微博)选歌选得实在太好了。另外,知道为什么选欧锦棠来演吗?不要以为他只是电视剧演员,他对粤剧非常有研究,加上多年演出经验,整部戏精彩纷呈。排练过程中,我们觉得是水到渠成的,毫无压力。

  遗憾的是,威哥前两个星期因病逝世,但我们演出时还能感觉到威哥的存在。为了他,我们每场都要“超水准”发挥。

  广州日报:你认为衡量一部音乐剧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好姐》达到这个标准了没有?

  高志森:音乐和剧情必须互相推进,这是首要标准。为什么要唱歌?是因为剧情发展到一个程度,语言已经无力,不得不唱——言之不足故歌咏之。第二是演员必须唱、跳、演全才,现场表演“无得NG”,很考功力。在香港,所有音乐剧一律拒绝假唱,若作弊被发现,不单观众唾弃,也会受到行内集体鄙视。

  再者,现在很多音乐剧的舞台布景纯属“堆砌”,出来的作品却不见得好。相反,好的创意是不涉及资源的,用最便宜的布景一样可以出精品。如果要我评《好姐》,我会给“A”。

  公司运营

  我们很难做主流艺术

  广州日报:相对很多舞台大制作,这部剧的成本不高吧?在香港、加拿大之后,对广州的票房有什么期望?

  高志森:成本超过100万,但还是有盈利的。我对广州观众很好奇,不知道他们买不买账,不过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好姐》就是一部讲述老广州的故事啊。另外,我们会有一部分票预留给弱势群体,演出时还会有即场手语翻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鼓励残障人士走向社会,增加社会共融感。

  广州日报:观众口碑、经济效益和艺术追求,你更看重哪个?

  高志森:三者不能分而论之。我一直认为创作者的立足点太高会曲高和寡、太低观众也瞧不起,而站在比观众欣赏力稍微高出一些的角度去做,就刚刚好。好比观众都在吃香蕉,你却在做提拉米苏,肯定没人会来吃。但若然你做的是香蕉蛋糕那就不一样了,观众能回味香蕉的感觉,又能尝试到蛋糕的新鲜感,自然就有很多人买你的账。

  当然也不能够一味迎合、迁就观众口味,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行业的衰退——“K歌”这种东西出现后,香港乐坛直线跳水就是很好的例子。

  广州日报:你的春天舞台剧公司今年已经第16个年头了,营运状况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什么期待?

  高志森:由于现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追求喜欢的东西,比较少像以前那样随大流去看戏了,因此,我们很难做主流艺术。公司一直都是自负盈亏,除了舞台剧,我们还接办演唱会营生,另外也与政府合作,组织很多非牟利形式的巡演活动。我现在主要是做市场和观众开拓方面的行政工作,艺术上比较少插手。但我正准备重返我最喜爱的岗位——电影导演,希望完成执导50部的毕生愿望,现在已拍了30多部。

(责编: sisi)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