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知道鲁迅的多,中国人不知道鲁迅的少。但《鲁镇往事》这出戏,偏偏是由加拿大人迪安·吉尔莫发扬“拿来主义”,搬上了中国舞台,还是肢体表演,不禁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小小的叹了口气。今年的小剧场话剧展演,《鲁镇往事》再次现身,甩掉了洋外衣,彻底本土化,成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令人欣喜。
汉化以后的呈现,在外部形式上,延续了原版的演出风格,空场加黑调,洗练简约,富有小剧场气质;从表演来说,上场的都是好汉。他们配合默契,动作连贯,节奏流畅,细节精准,情感充沛,基本功颇显扎实;从结构来讲,由鲁迅一根主线贯穿,三个段落配合,倒也整齐有序,相对独立。然而,除此以外我几乎无话可说,因为作品缺少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能够撼动人心的力量或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我们发现,在小剧场和肢体的时尚外壳下,包裹的完全是中国式叙事——用最直白的语言和动作,讲述了《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和《祝福》这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样一来,有趣的问题出现了。吉尔莫先生在来中国前,完全不清楚“鲁迅为何许人也”,自然不知道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即便如此,他的创作也并未将“向观众介绍鲁迅及他的小说”作为目的,反而“我行我素”的用好玩又巧妙的肢体编排,表现他想表现的东西。可在汉化版里,我们发现,这出戏若放在中小学课堂里,会更加适合。因为学生们能经常听到那熟悉的旁白或独白:同学们,我是阿长;我是给孔乙己打酒的店小二;我是十分同情祥林嫂的“我”……那些中文台词无时无刻不在“考问”着观众,你还记得小时候学的课文吗?不记得?!没关系,请跟着我认真温习吧。
除叙事过于“复习功课”以外,该戏本来的亮点——肢体表演也乏善可陈。本来,表演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创造,是一种生存本质。可在汉化版中,我只能说,演员对常态生活的模仿很是精巧,而更富创造力的编排,却少之又少。如果在吉尔莫的版本中,中加演员共同创造了“影子演法”,那汉化本就完全找不到与之相媲美的突破。当然,即便如此,不常进剧场的观众还是可以看个新鲜的。
《鲁镇往事》其实可以更有趣,更好玩,更有新意;其实可以比吉尔莫先生挖掘的更深,走的更远,更实验。为什么不尝试把更多的当代思考植入传统的故事平台,进行重构呢?为什么不能释放更自由的身体进入角色,进行重塑呢?2007年,我夫人有幸为吉尔莫先生做了专访,他当时说:“……其实鲁迅想要告诉人们的,并不仅是政治与争斗,也不是在书本上读到的那些大道理,而是要用真心去感受生命和人生的奥妙……”我认为,这句话无论对错,它起码代表了一种观点,那么汉化版的《鲁镇往事》呢?王文渊/文
(责编: 葱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