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唱K回忆录》香港上演 胡恩威:K歌改变了爱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11:23  新闻晨报微博
《唱K回忆录》剧照 《唱K回忆录》剧照

  晨报记者 殷茵

  你还记得第一次唱K是什么时候吗?唱的是什么歌?和谁一起?一个房间、一盏小灯、一面荧光屏、一支麦克风、一个放任自我的借口,一页页关于卡拉OK的记忆随着舞台剧《唱K回忆录》的演出而涌起。

  这部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制作的剧目首演于2010年,日前于香港文化中心载誉复演。汇集了陈浩峰、蒋可等两岸三地演员的《唱K回忆录》讲述了一出关于爱情的悲喜故事,唱遍了俗世的情恨爱欲,投射出人间的爱情百态。该剧导演胡恩威(微博)在演出后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采访。

  论K歌 深刻影响爱情

  1971年,发明卡拉OK的井上大佑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无意间的创造,会改变华人的娱乐模式、音乐品味,乃至乐坛的生存环境。而在胡恩威眼里,卡拉OK甚至改变了现代人的爱情观,“我一直觉得,有卡拉OK之前的爱情,和没有卡拉OK时的爱情是不同的,就好像言情小说的出现也对爱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样。人们对感情的表达、情绪的宣泄,都因此发生了变化。”胡恩威发现悲伤的情歌突然在这几年很流行,而歌里总是传递着一种“不要为爱所伤,只要自己过得好”的观念,而不再像70年代邓丽君、刘家昌的情歌,总是给人一种爱情很美好、很天真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对爱情看法,好像变得越来越市场化,爱情成了消费的一部分。只是我不知道,是因为情歌太悲伤,才让爱情变得自私,还是爱情变得愈来愈悲观,才让这些伤情的歌走红。”

  选演员 大牌未必好用

  首演于2010年,今年载誉重排的《唱K回忆录》是胡恩威继《半生缘》之后又一次两岸三地大汇演,剧中汇集了来自上海、台湾和香港的舞台剧演员,谈及他们在表演方式上的差异,胡恩威称,上海和台湾的演员都比较重视语言的使用,台词功力比较好,而香港没有好的培训机构,演员只能边演边学。他同时指出,内地的话剧导演,比较重视“话”,但一部好的话剧,舞台空间的处理也很重要,他打了个比喻:“这就好像做菜,你不仅仅要会炒,还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但现在不少内地的话剧,舞台表现都还停留在‘舞美’——舞台美术阶段”。

  此次《唱K回忆录》的演员中,杨永德、陈浩峰、黄大徽等人都是他的御用班底,有没有想过请一些大牌明星出演自己的作品?胡恩威称,自己对明星并不感冒,“的确明星会给话剧添光彩,欧美也有不少明星会出演话剧,但他们本来就是演舞台剧出身的,功底很好。而我们这里不少明星,可能这方面经验不是很够。更何况排戏时,你要顾及明星的身份、档期等问题,处处为他考虑,这会造成你在排戏时不得不考虑很多除了话剧以外的东西。”

  谈剧场 内地小剧场少

  除了此次香港的演出,《唱K回忆录》还将在10月来到上海演出四场,谈到即将来沪的演出,胡恩威感叹道,现在的剧场,尤其是内地的剧场都造得太大,剧场一大就造成话剧的规模也只得跟着水涨船高,这限制了不少话剧的发展,“其实200-600个座位的剧场,做话剧是最好的,这样话剧的规模也能够控制,同时,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也很重要,剧场太大,演员和观众离得太远,就没有办法互动。这一点,欧美的剧场就值得学习,他们一般都是几个小剧场在一起形成一个剧场群。因为他们的剧场在还没有收音机之前就诞生了,那时的话剧很密集,一出剧目每天演3-4场,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去剧场看戏就像是去看电视。所以我觉得,内地应该多造一些小剧场,这样对话剧的发展更有帮助。”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