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的荆轲》首轮谢幕 王斑畅谈荆轲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11:50  新浪娱乐微博
王斑 王斑

  新浪娱乐讯 9月25日,由莫言编剧、人艺出品的话剧《我们的荆轲》在首都剧场进行最后一次演出。日前,主演王斑(微博)详谈了自己对该剧每一幕的理解与表现,畅谈出演刺客荆轲的种种心得与感受。以下是王斑对角色的自我剖析:

  关于第一幕荆轲成义

  荆轲醉酒哼唱,满腹牢骚地出现在平日常聚的屠狗坊,他们的境遇不禁使我想到当下的“北漂一族”。身在他乡举目无亲,没有机会更没有贵人提携。前途渺茫中偶尔会借酒消愁,这是年轻人不得志的共性。我让荆轲脱下草鞋就像放下架子一样,不必在像自己一样的这些穷朋友面前装样。一个后翻滚和扔酒瓶的动作都是想让荆轲英雄偶尔显露峥嵘。剧中台词里讲到:真正的大侠不必佩剑,真正的大乐师不必击筑,剑在心里,曲在心中。所以整部戏我没有为荆轲设计佩剑。名声在外的老侠士田光为什么会赏识荆轲呢?也是我在表演上要做的文章,起码他是个懂事儿的学生。他尊重师长,搀扶老师。并且知恩图报。这一点正是田光所推崇的侠客精神。所谓时势造英雄,荆轲一定不是生来的英雄。受老师之托,荆轲准备为太子做事完成老师临终前告诫自己的知恩图报,抓住机会的夙愿。和普通人一样,机会的光环没有加身之前,不想让荆轲在这一幕里显得太张扬,所以我处理人物的状态一直是在醉和醒之间游离。

  关于第二幕荆轲受命

  面见太子丹是身为一介寒士的荆轲的荣耀,也是机会的垂青。拜见太子,可以看到荆轲的再次亮相,一改第一节时的放荡不羁、消沉和低迷的情绪。围绕舞台行走一大圈的设计,是让荆轲性格沉稳的一面有个形体外化的舞台表现形式。同时展现在迎接机会到来前人人都会有的那种不安,神秘和未知的意味和心境。这部戏的声音造型也是我刻意强调的,和我以往出演的《雷雨》《北京人》《哈姆雷特》都有不同——底气十足和宽厚的音域我以为更符合我理解中的侠士荆轲。太子指使荆轲刺杀秦王,确实是他一介庶民没有想到的,换谁也都会掂量掂量,毕竟是国之君王。于是,大侠犹豫了,列举各种理由推辞。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商量的会面,田光的死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显然,行刺秦王去与不去都是死路一条。眼前更有燕姬的美貌令英雄气短,他这样身份的人是万没有机会看到太子宠妃之可能性的。荆轲为之动容,但并没有失去理智。我们可以看到荆轲受命后离开太子宫时的犹豫和无奈的背影。边说边走的设计意在表现他的复杂心绪,这是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计划,此时的荆轲别无选择。

  关于第三幕太子赠姬和第四幕决计

  这两节戏里荆轲失眠的毛病愈发严重,马上要刺杀一国之君的人睡不着是可以理解的。高渐离等人为这个举棋不定的失眠症患者讲述了历史上最有名的三个刺客的故事。看到荆轲刺秦的状态不佳,身边的朋友们本想借助历史故事点燃大侠的刺秦决心,但荆轲却嗤之以鼻,有理有据的告知众人这些刺客都不能学。人有时候是被周围的人所牵制和深受影响的,这个段落我想演出演荆轲的贫民本质,虽然住在豪宅里,衣着华丽但还是会拎着鞋,打着赤脚和大家理论。这一节他的台词不多,多是在倾听别人高谈阔论,所以想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燕姬再次显耀眼前,燕姬被太子丹当做礼物送给荆轲用以治疗失眠。燕姬语出惊人亲自为他讲述了动人悲壮的聂政和其姐姐掘目毁容的故事。“人生就是舞台,谁不想演得精彩,你的成功就是我的失败,要想成名必须和历史反着来”。终于荆轲被大家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关于第五幕“死樊”

  秦国叛将樊於期被太子派来送宝匣。这个举动没有让荆轲惊奇。把樊於期的头颅献给秦王作为晋见之礼是荆轲的主意。太子的为人荆轲早已了然于心。他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女人燕姬送人,又如何会在乎一个叛将的性命。荆轲是爱看书的人,所以他并不是一介武夫没有思想,所以想在这一节里着重渲染他的思想。荆轲的思想就是他的形象。荆轲正襟危坐,闭目养神淡定从容。一场戏中戏的表演结束,樊无期伏剑自刎。刺秦计划已迫在眉睫,大侠已经没有退路,眼前樊无期的下场也将是自己的下场。对方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台词处理上我有意强调了节奏,讲白了就是让樊於期没有退让的余地。看似有理有据,实际步步紧逼。台词张弛有别,强化语言色彩的可听性和语言动作的力度。

  关于第六幕“断袖”

  一个即将刺秦的人在即将告别的前夜,对燕姬说出了压抑已久的心里话。“我想过一夜人的生活,我想和一个有体温有感情的女人过一夜人的生活,然后赴汤蹈火也不枉为人一世。”

  一个是秦王和太子丹都喜爱的宠妃,一个是居无定所的流浪侠士。两个身份天壤之别的男女在这一夜有了共同的话题----刺秦。美貌妖艳且见过大世面的燕姬点醒了和改变了荆轲的刺秦初衷。可以把刺杀秦王“这出戏”演得更精彩。既然是死那么就不得好死吧!——“最动人的戏剧是悲剧,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但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而功败垂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超越了历代的侠客。”一席话令荆轲顿悟:一次成功的刺杀,就像‘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样平庸。事物的精彩不在结局而在过程。荆轲决定拒绝平庸。一场两个男女演员的对手戏,作者笔下的台词很富有诗意且不失现实的哲理。这个段落里直观的感觉荆轲更像一个学生在聆听老师启蒙式的教育。近20多分钟的戏份能否抓得住观众,演员台词和形体的表现力是关键。毕竟只有一张床,两个人。我想把一个“找死”的刺客,众人眼中冷酷的刺客,走向生命尽头之前的刺客人性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多方位展现:一个侠肝义胆的男人孩子般的怯懦,对女人想爱不敢爱的纠结和挣扎,对自己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厌恶,戏中我把荆轲对青蛙尽欢而死的恋爱方式的向往和渴望着力渲染,一个将死的人会用生命去呐喊,所以演这个段落时,我撩拨池水,水花四溅中沐浴爱情露水的荆轲学着青蛙哇哇乱叫。时而自嘲,时而激情涌现,时而安静的躺在燕姬腿上呐呐自语,时而胆怯无助,继而又安静的出奇,所有这些设计皆为展现传说中的荆轲大侠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人性鲜活的一面,所谓越强大的身影后面越有一颗柔软脆弱的心。由于语言风格和其他章节不同,所以念白上在说清词意的前提下我着意追求台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甚至会用甩腔和吟诵的方式刻画人物内心的苦楚。衣着古装还是要有语言风格和古典味道的。一味的台词生活化,对于这个戏的风格而言,观众听和演员说都会感觉不过瘾的。传统性和现代感的结合与统一是《我们的荆轲》这台戏的特色之一。

  关于第七幕“副使”

  依然是两个人思想和情感碰撞的一场戏。燕姬看出荆轲踌躇不前的心结,甚至为此头疼欲裂,“大侠怎么可以头疼”,“但一个头疼的大侠怎么能去完成这伟大的使命”荆轲自嘲的同时也显露出刺秦信心的匮乏。“我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眼见着就要去送死”这是人性呼喊,也是作为人对生命和情感的留恋。所以在这场戏的开场部分,我们采用了两个人背靠背的坐姿,既有同命相连相互依靠,又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视觉传递。一问一答之间,更能表现出如同是荆轲内心深处的自问自答和对自我价值的客观审视。表面上看台词是轻松的,实则人物内心对未来有掩饰不住的绝望和无助。所以调度上我们也选用了大量的形体展现:他和她手拉手的旋转,如同对着镜子映照自己。他和她追逐戏耍,两个平日都端着架子绷着脸的生命在这一刻如孩子般的单纯和快乐。他把她背起来,对未来生活憧憬万般的两个普通人在一起的快乐竟是那么的短暂。我们力求在这个章节里把浪漫“处理”到底。美好一旦被撕毁的时候,悲剧也就产生了。毕竟他们的结局是悲剧,终归他们不是一类人,彼此心里很清楚,他们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如何留住这美好的时光呢?荆轲准备实施他的计划。

  关于第八幕“杀姬”

  莫言先生说杀姬是自己的神来之笔。想让观众对荆轲杀死燕姬有自由的联想空间。我个人喜欢这样的构思,但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员要为自己的表演建立根基。不管是爱屋及乌,还是用这样诀别的方式来挽留住短暂的美好时光,对燕姬的爱的畸形心理和了断情感牵挂这些复杂的心绪更想使之成为荆轲杀姬的动作依据。舞台上我们再次手拉手旋转飞舞,仿佛期盼时光倒流。荆轲深情拥吻怀里被自己刺死的燕姬,此时导演再次让舞台旋转,加上舞美和灯光音响的整体配合,延伸和营造出凄美的爱情传奇。但我不想让荆轲一直沉郁忧伤。“启禀殿下,燕姬系秦王奸细,屡屡动摇我刺秦决心,今日为殿下除之”这些台词被我失态的说出,甚至带有血腥之后的兴奋。意在刻画人物内心的极端矛盾和痛苦,但在众人面前又极力掩藏,因此在语言节奏处理上我采用不假思索的异常节奏,演出一个反常态情绪的荆轲。形体更是干净利索,大侠身手和精神一并展露。目睹眼前不可思议的这一幕太子丹高声喊出:“你越来越像一位真正的大侠了!”高渐离则癫狂的仰天长叹:“呜呼,这真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杰作啊,侠肝义胆美人血,什么因素都不缺了,成了,成了,成大名了。”

  关于第九幕“壮别”

  “壮别”是全剧的高潮段落。荆轲不想走,扬言要等高人。高人真的存在吗?高人又是谁呢?莫言老师说是自己是燕姬,就像《等待戈多》一样,我宁可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人存在。如果有那也是存在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高人。大段的独白台词意在揭示荆轲对自我和对所谓人生价值——谋名和赢利重新的判定和审视。感谢导演让我在此段落中的自由发挥和他切中要害的指引。独白好比是歌剧中的咏叹调,需要爆发力更需要沁人心脾的娓娓道来。完全说事没有韵白的味道是不行的,干巴巴的说出台词观众会反感,当然认知的高度和理解尤为重要。舞台上荆轲由跪坐到躺下,此情此景荆轲已经释然,对杀死燕姬的追问,看似是不走的借口,事实上是荆轲内心的反问。他后悔了,后悔和厌恶参演的这部戏和扮演的角色。后悔开始和结束。“看起来杀的是她其实杀的是我自己”这才是他的心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话众人皆知。台词处理上我没有朗诵文字的合辙押韵,而是改为表现临行前人物的内心挣扎和无奈。而且台词是在动作中一气呵成:一条围巾此刻好比武士的头带,双手用尽气力地扯紧,表示荆轲此时的义无反顾和对前景的清醒认识。对这一幕的表演感受我曾即兴写下:易水独影去,忠义两相难。风停船离岸,壮士不复还。有人问剧中的荆轲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莫言先生借燕姬之口说:其实都是普通人。

  关于第十幕“刺秦”

  荆轲刺秦的结果世人都知晓。剧本在这一节里的文字很少,不过一页多纸。猜想作者有意不在结果上渲染。因为他的思想已经在前几节的段落过程中完成。就像燕姬所说:“故事的精彩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所以我们没有把刺秦演绎成武打戏。而是通过灯光和音响以及舞台的转动等写意的手法来营造气氛。“真正较量和搏杀,拼的不是刀枪相见,拼的是意志的较量”这是我上大学时,给我排戏的前苏联导演告诉我的,至今也很受用。秦王和荆轲在这样的气氛中较量着。一句“我们历史上见!”让英雄荡气回肠,也引发了观众对荆轲的新解和对当下的思考。导演在此处处理为荆轲在历史的瞬间凝固:荆轲被众士兵们用枪挑起,一束强光洒下,我们的荆轲大义凛然的造型定格。稍停喊出“我们历史上见!”

  这是从生命将尽的丹田里和思想中爆发出来的声音,这声音在剧场的上空回荡,它穿越了剧场穿越了我们认知的历史。

  《我们的荆轲》是原创话剧,使得我能够更自由的,任凭创作的激情信马由缰。感谢莫言先生的剧本,为我们提供了创作想象的空间和理性认知的天地。感谢导演智慧的创意和快乐生产的理念。感谢舞美,灯光,服装,音响等各部门的完美演绎配合。当然还要感谢这些年轻的演员同仁们,有他们的支持,我才得以在舞台上全心投入地出演。这个戏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团结和创新的精神。就像张和平院长在建组会上勉励大家时所说的:我们要拒绝平庸。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