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过《我是海鸥》的观众,可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久违的情绪压迫感。这种压迫感贯穿全戏始终,令人抑郁,令人苦闷。如此不讨喜,有着如此不被爱的风格和形式的作品,偏偏在商业喜剧盛行的年代横空出世,并多多少少感动了一些人,着实令人惊讶。
同契诃夫的原作《海鸥》比较,《我是海鸥》有一种“缩小”和一种“延续”。
“缩小”是指情感的格局整体变小,并不像原作那样铺展开几条交织并进的感情线,而是专注的、精细的研究两位演员之间的生活。但这种缩小可不代表简单,相反,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戏中戏中戏”的三层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我们能够看见的,一个窘迫的剧组排演了契诃夫的《海鸥》;第三层则是一种意象化的、内在的呈现,是《海鸥》在演员身上的实际再现。把刚才的话说完整一些:我们在观看一个窘迫的剧组排演《海鸥》,而那些演员们,同时用人生践行着“海鸥”曾经的轨迹。而在这段分不清边界的现实生活中,“契诃夫”的出现,更打破了时空,打破了现实主义,成为穿梭于三个戏间,能够洞察一切的神明。于是《我是海鸥》的戏剧冲突便集中于演员与现实之间,演员彼此之间,演员与角色之间,甚至角色与角色之间。一个演员要肩负如此之多的内在微妙情绪转化,是对演技的最大考验。好在,中戏制造,品牌扎实,杨轶和吴晓丹没有令观众失望。
“延续”的意义,是该戏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看点。翱翔了百多年的“海鸥”,飞临当代,到底是折翅的多,还是续航的多?我们相信,从舞台上看到的,那演艺圈内的种种理想和冲突,坚持与妥协,坚强与脆弱,只是三百六十行的一个缩影。可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物质时代”,从来没有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相脱离。在物质的浸泡中,每个时期的人们,都有着“海鸥”一样的情结,怀揣着高远的精神理想,伴随着痛苦的现实桎梏;每分每秒,都有无数只“海鸥”折了翅,有无数只冲上了天。因此,我们无需问是多是少的问题,无需问如何选择的问题,无需问应不应该的问题,浩瀚的历史早就做出了各种说明。正如“契诃夫”亲自走上舞台,指点当代的“妮娜”一样,很多事例和道理,亘古通用,而“海鸥”正写出了这样一种永恒。只是,生活在当代的人,就像迷失在庐山中的驴友,看不到山体的全貌,找不到潜藏的出路,便认为自己所处的山,是最险峻的山,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可悲的时代,于是放弃了追求,放弃了探索。殊不知,那能够改变一切不幸的最终源泉,正是人们自己。
抛开各类个性的理解和解读,《我的海鸥》还代表着一种类型的戏剧存在。它们不想搞笑,它们不想作乐,它们不想讨好任何人,它们只是扎扎实实地讲述自己诗意的故事,表达自己激越的情感。演出当晚,近两个小时,观众席上静悄悄的,偶有烦躁的叹息,偶有不爽的咳嗽,却极少有人中途离去。戏结束以后,剧组登台感谢大家的坚持,称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我们更要感谢蓬蒿剧场,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的戏剧才更加完整。王文渊/文
(责编: 葱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