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11月5日,文化部艺术司、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和中国作协联合在京举办“孟冰戏剧作品研讨会”。十余位戏剧界专家、学者针对孟冰四十余部戏剧剧作展开讨论,肯定了孟冰几十年来对主旋律剧作的探索和创新。
戏剧专家集体研讨孟冰剧作
当天,总政宣传部黎国如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宣部文艺局巡视员孟祥林、文化部艺术司董伟、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刘卫红、国家话剧院周志强院长、评论家仲呈祥、评论家毛时安、导演徐晓钟、剧作家胡可、戏剧理论家陈世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剧作家罗怀臻、剧作家欧阳逸冰、北京师范大学邹红教授、南京军区剧作家蒋晓勤等领导和戏剧界专家出席了研讨活动。
研讨会上,孟冰本人除了向各界嘉宾表示感激,还回忆了自己踏上剧作行业的历程:“41年前的一个下午,我14岁,一个人提着一个网兜里边是一个洗脸盘、牙膏、牙刷、一条毛巾,从动物园坐67路汽车来到西山八大处脚下。那个时候叫北京军区政治部毛泽东宣传队话剧队,从哪一天开始我成为一名战士,成为一名话剧人。”
坚持探索主旋律剧作新形式
前不久,文化部艺术司、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孟冰戏剧作品展演,集中展演了他创作的《黄土谣》、《生命档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等十几部剧作。刚刚在重庆举办的第十二界中国戏剧节上,孟冰的《生命档案》获得了这次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奖,同时也获得了优秀编剧奖。他创作上视野开阔,写部队、写农村,写的当代军人、写的前辈老战士、也写了领袖,写了许多重大的历史题材。
文化部艺术司董伟司长提及,孟冰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主旋律的作品,各有特点,不断在探索、创新。同时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突破也做了积极的探索。他的作品虽然丰富多彩,但始终注重写人、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廖奔评价孟冰是“新时期话剧艺术的守望者;中国话剧写实主义精神的守望者;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守望者。”并且体现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与生活出发的统一;自觉使命感与独立艺术精神的统一;坚持文学精神与自由驾驭舞台能力的统一。”
国话计划再度创排孟冰剧作
孟冰不仅为他所在的总政话剧团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还多次与国家话剧院等院团合作创排剧目。2009年由国话排演的《这是最后的斗争》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剧作家胡可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读文艺作品时哭过,《这是最后的斗争》和《生命档案》都使我们流了眼泪。”国家话剧院周志强院长说:“这部戏以批判主义的鲜明态度,对于丑陋事态进行毫不自由的进行揭露。通过这部戏的上演,国家话剧院找回并且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传统,确定了自己的剧院建设和明确的方向。目前又有孟冰的其它剧作纳入了国家话剧院新的剧目生产规划。”
孟冰曾为了创作《黄土谣》,他深入莲花村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老专家徐晓钟评价孟冰的创作是“根据坚实的生活基础,善于在尖锐、严峻的戏剧情境中塑造出能够展现我们民族精神,能够促发我们生动思路的形象。重视自己作品的思索品格。对理想和信仰的呼唤与弘扬是孟冰作品的魂。”在《寻找李大钊》中,孟冰通过穿越时空的各种文学语,使历史和现代组合起来,用现代人的视角走进历史,戏里边多次用镜框框做镜中人,让观众下意识今天历史在今天的呈现,镜框取走时又恢复了舞台上的重演。崔一佳/文
(责编: Soul Foo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