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先勇:中国戏曲很多出戏没有扇子演不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1日17:39  青年时报微博

  作为雅部的昆曲,它的美,不仅在于扮相、唱腔,就连台上一件小小道具,都要雅致得不行,比如这最简单的扇子。白先勇说:“我看过很多版本的《牡丹亭》,在游园这一折,有些演员拿的扇子,底色居然是那种像油漆一样的金色,牡丹也很俗,这人还没唱,听的兴趣就减半了。”于是,在11月25日即将在杭州大剧院开演的青春版《牡丹亭》里,光一把杜丽娘用的扇子,也是白先勇严苛挑选过的。

  王星记折扇勾起儿时回忆

  说到扇子,不得不说杭州百年老字号“王星记”。当年梅兰芳先生演出《贵妃醉酒》时手持的那把牡丹花扇,就是王星记老师傅做的;2006年浙江小百花演出新编越剧《梁祝》时,用的扇子也是找王星记专门定制的。昨天下午,对美有一种偏执追求的白先勇,来到杭州长板巷的王星记扇业博物馆,他不仅很有兴趣地参观了扇子的手工制作过程,而且还获赠了一把王星记专门为青春版《牡丹亭》量身定制的泥金牡丹花扇——这把扇子的制作相当讲究,两面用的是金箔糊裱,扇面金光闪闪,大红牡丹更是秀丽动人。精湛的手工艺,让一向眼光挑剔的白先勇,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了不得!”

  说起来,这次虽然是白先勇第一次来到王星记,但是王星记的大名,他却从小就知道。“1946年,我母亲和父亲一起来杭州旅游,离开时就买了4把王星记的檀香扇带回去,那个气味,我到现在依然熟悉。家母还有一把特别漂亮的王星记扇子,是赴宴时专门用的,每次当她优雅地打开扇面时,哇,真的很美。”在白先勇看来,王星记在杭州诞生并不是偶然,“正是有了西湖这样诗意的美,才会诞生出这样精致的江南文化精品。”

  扇子是戏曲内容的一部分

  对于扇子,白先勇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爱。“虽然西方艺术也会用到扇子,比如歌剧《茶花女》中,也用扇子,但它纯粹是装饰,而在中国戏曲中,扇子却是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它早就融入了手势的语言,成为戏曲内容的一部分。”白先勇说,中国戏曲中有很多出戏,没有扇子是完全演不来的。“最具代表的当然是《贵妃醉酒》,梅兰芳那把扇子甩得真是漂亮,扇子的一合一开,杨玉环从欢乐到悲伤再到幽怨的情绪就都说尽了。”

  而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在游园、惊梦这几折,也要充分运用扇子。“中国戏曲美学讲究的是意境美,杜丽娘在游园这出,并不是要在舞台上放满园繁花,而是女演员仅靠一把折扇,牡丹、芍药……这满园的鲜花就跃然显现了,真是一把扇子扇出满台的花花草草来。”白先勇尤其赞叹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沈丰英的师傅张继青,“她可是昆曲界的一姐,扇子甩得真是漂亮,好像已经和身体融为一体,会绕着身体飞。这次演出,你们一定要好好看看她亲自带出来的徒弟的扇子功。”

(责编: sisi)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