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王倩阳 报道 摄影 任国强
经典文学名著 《简·爱》一直以来备受中国读者青睐,话剧、电影等近十个改编版本更是不断地演绎着小说女主人公简寻求爱与平等的动人故事。而被誉为 “话剧公主”的袁泉将于12月1日至4日在上海大剧院演绎中国版《简·爱》,在话剧舞台上用她的古典气质挑战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第一女主角。为人母之后的袁泉,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自然也多了一份广博。
据悉,作为上海大剧院 “发现最美——国家级精品剧目在上海”系列的首部话剧,国家大剧院版话剧 《简·爱》四场演出票早已全部售罄,为了让更多观众能欣赏到该剧,上海大剧院特别增开了加座票,可供观众购买。
“简的爱滋养了我”
只要是读过原著小说或看过改编电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 《简·爱》,对于13岁第一次读 《简·爱》,每隔两三年都会找出来重温的袁泉来说, “简一直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像我心中的影子,映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个19世纪英国女孩身上,她似乎找到一种彻底的归属感。 “现实生活中,缺失的真善美都能在书中找到,我一直在角色中吸取养分,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感觉。 《简·爱》实在是太经典,我们的剧尽力摘取最经典节段作为浪花,一点一点小心保护它的精神,拼凑出新的感觉。我渴望能够成为简,那是我的梦想,在话剧舞台上的两个半小时是我离愿望最近的时刻。”
袁泉自2009年参演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联合制作的话剧《简·爱》,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在这期间,袁泉结婚、生子,一度离开话剧舞台,而简的故事却从未离开过她,相反,“这个故事就像营养液一样,不断地滋养着我。特别是当我遇到生活或是事业上的瓶颈时,我都能感到它赋予我的力量。演完这个剧,我相信所有的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如今,这部话剧来沪演出,选择的女主角依旧是袁泉。
当谈到为什么袁泉更加适合简一角时,导演王晓鹰和在剧中饰演男主角的王洛勇一致认为,袁泉就是简,她是将自己的生命气质融入到角色和整个演出中,用她最好的状态去与人物对话。对于这样的高度赞誉,袁泉幽默地说: “可能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西方人,这回终于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角色。”王洛勇则认为,袁泉是个有高度是非感的人,对于对与错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而这一点正是简所具有的宝贵品质。
“话剧折磨了我”
话剧不同于影视剧的拍摄,它有着很强的连贯性,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表演能力,还涉及到演员的随机应变能力甚至是记忆力,演员需要直接与观众面对面,在连续几个小时里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同时还要照顾到台下观众的反应。谈到在影视剧、歌唱等领域的成就时,袁泉说:“我还是更钟情于话剧舞台,与观众面对面给了我表演的状态。这个状态让我最享受。”
在袁泉眼中,简一定不是艳丽的,但有一种独特的人性气息。为了寻找角色的感觉,袁泉看了各种版本的 《简·爱》,还曾专门请设计师定制了一身简的衣服——一条灰色长裙,让自己提早习惯在舞台上穿着 “大长裙子”的感觉,让简 “浸透”在自己的身体里。在排演过程中,袁泉更是屡屡因与戏剧人物之间强烈的共情而忍不住流下眼泪。导演王晓鹰说:“《简·爱》是一部现实而诗意的戏,里面不仅有幸福,还有纠结和痛苦。袁泉每次排戏都会哭,但我必须要让她忍住!虽然在舞台上,情绪无处释放对演员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但她必须忍住,才能保留住情绪积累之后的内心张力,才能把内心的感受更加不打折扣地传达给观众。”
尽管话剧演出时,台上台下是两个世界,但袁泉说即使是在她最投入演出的时候,依旧能感受到观众的反应和感受, “这是话剧演员的基本素养。”
“女儿净化了我”
已为人母的袁泉,再度演绎简,赋予了角色更为厚重的母性情怀,母性气质与她天然的古典单纯相互糅合,使她的简·爱更多了一份温情,散发出更加独特与迷人的气息。袁泉也表示,她现在对 “母亲”这个词有着愈加深刻的理解,她的温柔,将不仅仅只是一个善良女子的宽容心,而是包含着更为广博的生命内涵。
在采访的休息之余,袁泉兴高采烈地和周围人讲述着她女儿的可爱举动,难掩为人母的兴奋和欣喜。 “我不大称职,还没有给她取大名,不知道取什么好,女儿就是我们的宝。”
“女儿的诞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这个词,对于生命也有了不同的体悟。”这是袁泉为人母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自然也会为她的演出事业平添几分底蕴, “我对情感的给予和付出的态度有了潜在的变化,这给了我演出创作中以前没有过的视角。”就像简一样,她一直坚持她相信对的东西,在错误的事物面前保持着最大的尊严, “以前有时会不理解简的某些坚持,而当我经历了很多事,尤其是有了女儿之后,我懂得了我们应该远离人云亦云的状态,寻找力量去坚决避开所有自己认为错误的东西。”可以说,简为袁泉指引了方向,而女儿的诞生则给了她前往那个方向的力量: “她们两个,都净化了我。”
(责编: 羊小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