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老顽童对戏剧的执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5日10:35  东方早报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老顽童对戏剧的执着林兆华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老顽童对戏剧的执着林兆华

  林兆华(微博)披着他那件老棉袄,穿着布鞋,斜支着头坐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厅。《伊凡诺夫》是今年他最受瞩目的新作,也是“第二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重头大戏。剧组里,除了那个50岁出头但谁都无法看出这一实际年纪的濮存昕,四周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林兆华不时会上去点拨演员一下,态度和蔼,但几乎不说话。

  今年76岁的林兆华看上去精神很好。但他确实是一个早过了退休年纪的老人。老头前几天还在波兰导演的表演工作坊和一众年轻演员席地而坐完成了练习。他还要完成三个戏的复排和《伊凡诺夫》的全新创作。

  北京的首都剧场一整个月都被“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各色宣传品覆盖。从11月21日至12月18日,“2011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就在这个传统深厚并森严的剧场进行着。十部作品中四部林兆华自己的,四部国外的,还有两部是戏曲和曲艺。海报从二楼悬挂而下,橙色的平面设计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这不像是一个76岁老头的戏剧邀请展,视野包容开放、审美先锋当下。但事实上,这个42岁才从演员转行导演、曾经当过14年北京人艺副院长,至今还在不停排戏,被圈内人叫做“大导”的老头,一手倒腾了这件事。

  林兆华丝毫不回避邀请展的个人色彩。包括林兆华戏剧艺术中心和北京人艺在内,邀请展共有三个主办方,还有一堆承办方和合作者。但所有的剧目选择都是他一个人拍板决定。

  邀请展进行到第二届,规模和影响都比去年有了显著的扩大。接近四百万元的投入,都是林兆华自己想办法筹来的。但他没想过赚钱,也不执著于一定要办下去,只是惦记着最好能把钱还上,轻描淡写地说:“有人投钱就办,没钱就不办。”

  今年的主题是“戏剧到底是什么?”但若看完十台戏,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这是老头给中国戏剧的一份宣言。虽然,林兆华从来没有承认过。

  一个老顽童的艺术游戏

  12月的北京,两个70多岁的老头都在忙活着各自的事情。首都剧场里,林兆华为了新戏《伊凡诺夫》和邀请展的一堆事寝食难安;北京大学内,作家白先勇正为自己耗尽心血一己独撑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做200场的封箱演出。两个老头的文化背景、职业身份乃至性格脾气都相距甚远,但面目却变得如此相近。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照理应该淡定平和。但两个老头心中的情感有些深切,以至于他们在叹气之余,选择了他们这个年纪的方式——我来做吧。几年来,白先勇一边做着努力,一边絮絮叨叨地表达着他的焦虑——“我实在等不及圈里人了”。这是向来懒于解释的林兆华永远不会说的话,但,或许是他内心合适的独白。

  2010年底,林兆华以个人的名义举办了第一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其艺术品质和鲜明追求,一时成为圈内人和戏剧爱好者的话题。

  仅仅隔了一年,邀请展的规模和立意就变得更为完整丰厚。林兆华照例拿出了四部自己的作品,老北京题材的《老舍五则》和现代主义的易卜生作品《建筑大师》都是旧作,风格之两极正是这两年林兆华创作的缩影。《伊凡诺夫》是广受瞩目的新作,也是林兆华这两年一直偏爱的契诃夫作品。而《命若琴弦》是一部充满实验性的歌剧, 由史铁生的小说改编而成,作曲家瞿小松曾带着这部小制作的探索歌剧走遍欧洲各大艺术节,林兆华把这部戏重新调整了一下,做了一些舞台化的处理,并把它带回中国。

  四部西方戏剧,是演出商们很难青睐、观众也因此很难一见的德国和波兰戏剧。其中,《毒》和《在大门外》都是林兆华最推崇的德国戏剧。《毒》的形式相对传统,但艺术的精致严谨度和作品的深刻性都让人叹服。《在大门外》有着近似于摇滚音乐伴奏下的生命呐喊,更震撼人心的,是作品直面灵魂的力量。相对德国戏剧的厚重,两部波兰戏剧则较为轻巧。《洛尼亚》改编自波兰著名哲学家柯拉柯夫斯基的《关于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为四位男演员写的情感戏》则是一部纯粹的肢体剧。哲学思索和形式探索,显然是林兆华挑选这两部作品的初衷。

  在这些充满先锋探索精神的剧目之外,还请了一台戏曲大家裴艳玲的个人专场和天津的曲艺专场。林兆华毫不掩饰自己对裴艳玲的仰慕尊敬,反复强调传统戏曲和曲艺对他导演艺术的滋养。

  邀请展的分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林兆华还是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往轻巧里说,“中国的戏剧太像戏,我要把它变成游戏”。戏剧的英文是play,搞了一辈子play,林兆华领悟着这个词的深意。关于邀请展的一切解释里,找不到痛心疾首的话语,又或者振臂一呼的态度,他只用一句话总结他为什么要搞邀请展: “就是请些好戏大家看呗,看了能让大家有启发呗。”

  “戏剧到底是什么?”

  提出“戏剧到底是什么”,林兆华仿佛给自己这30多年的导演生涯下了一笔注脚。

  但这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群访《毒》剧组时,有记者让每个人谈下“戏剧到底是什么”。一群德国戏剧人哈哈大笑,不明就里的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滑稽无边。直到边上的工作人员翻译解释了一遍,德国人才明白这是今年邀请展的主题,于是一一作答。德国人不了解中国戏剧,更不会明白,对于故步自封视野狭窄的中国戏剧而言,这个问题,是沉重,甚至残酷的。

  1990年,林兆华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因为他担任副院长的北京人艺不让他排他想排的戏——《哈姆雷特》。理由是,这戏这么多人排过了,谁还看?此后20年里,林兆华一边给自己热爱的北京人艺排着传统大戏,部部票房叫座。一边在自己的工作室做着各种赔本的戏剧实验。如果要给这些实验贴一张能卖钱的标签,那就是“先锋戏剧”。

  但林兆华从来没有把四个字往自己身上揽过,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本职义务,不超越自己,不突破前人,有意思么?

  因为“实验”的缘故,林兆华的戏并不是部部好看。有时甚至“很难看”。但老头锲而不舍地,每一次实验都不尽相同。到后来,他的实验甚至会让濮存昕这样的老搭档都不能理解,但他们依然愿意陪着老头一起玩,一起实践。

  “戏剧到底是什么?”林兆华说,这个问题是问他自己的。他也想在研讨会上和大家一起聊。临开会前,他又有些动摇,“中国戏剧有人在想这事么?有人在搞戏剧评论么?我不想弄这会了。谈不出东西。”

  做戏看戏,努力不赔钱

  《命若琴弦》的现场只坐了五六成观众,和一个月前《窝头会馆》一票难求的盛况大相径庭。林兆华也深知其中缘由,在《伊凡诺夫》演出前,他就说卖不火。

  大部分戏票房并不很好。即使是受赞誉的《在大门外》,首演也没有坐满。但在风雪天赶到首都剧场的,除了圈内人,就是北京那一拨最“专业”的戏剧观众。演后谈时,观众的提问有着比戏剧学院学生更虔诚的求知若渴。

  在岁末商业戏剧扎堆的北京,没有娱乐元素,没有明星卖点。大家呆在剧场,思考戏剧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戏,在中国的戏剧环境里多少是寂寞的。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和契诃夫一样“严肃”的易卜生戏剧《建筑大师》,因为去年演出的口碑,今年卖到一张不剩,这多少让大导有些“受宠若惊”。林兆华并不特别在乎观众,更不会取悦观众。他是个极其“自我”的导演,但能让观众喜欢,依然是一个创作者最欣喜快慰的事情。

  林兆华也不在乎钱这件事——虽然他的工作室没钱。《在大门外》的引进成本将近50万元,只演两场——这样一个铁定赔钱的项目,即使是一个国家剧院,也不会愿意搭钱进去。爱丁堡艺术节上的热门剧目《外套》就是佐证,之前两度来到中国,但在上海,就是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个好评一致但前途难测的项目。

  这么大规模的戏剧展演,林兆华工作室只有一个女孩专职负责所有的大小杂事,每天凌晨两点睡六点起。这么多年,林兆华工作室始终只有个位数的工作人员,他自己从没有助理。当然,邀请展还是有各路来自不同机构的人一起帮忙,有各国的使馆,有民间做演出交流的,还有那些愿意为大导张罗的文化公司,更有濮存昕、陶虹(微博)这样的明星。聚在一起的人,都还是“臭味相投”。在这个冬天,大家就只是做戏看戏,努力不赔钱,他们都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为了什么。

  林兆华有个想法,明年把“戏剧邀请展”办到上海,但经济和人手都还是制约。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在上海,也能有人“臭味相投”。只是,很多圈内人对上海并不乐观,在这座缺乏理想主义的城市,林兆华的戏已经两年没来了。而这两年,上海的演出市场早已群雄逐鹿。

  老头今年76岁,他做的,是一个城市都很难邀请下的邀请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编: 柳星张)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