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何晓星】
国家一级导演、上海木偶剧团团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自1987年以来,已先后执导了大小剧目几十台,其中执导的“迷人的雪顿节”获1988年上海艺术节优秀成果奖和文化部授予的民族团结奖及1990年“穗桂湘沪”四省市木偶汇演“优秀剧目奖”。1989年7月应邀赴澳大利亚佩斯零件木偶剧团执导了人偶剧“中国人在澳大利亚”。1993年执导的《白雪公主》和《怪怪的梦》获首届上海新剧目展演二等奖和鼓励奖。1999年执导的《春的畅想》被上海市文化局列为建国五十周年重点剧目参选,2001年荣获第五届捷克布拉格国际木偶艺术节“最佳传统演出奖”,2006年在第八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获“特别金奖”,2007年荣获上海文艺创作精品。执导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2003年“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荣获剧目大奖和导演奖;执导的《大森林里的故事》2008年荣获第八届捷克布拉格国际木偶艺术节“最佳艺术创作奖”、“诗意表演奖”。导演的《华山神童》获第四届“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大赛最佳剧目奖和导演奖等。
说起木偶剧,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给孩子们消遣的娱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木偶艺术则源于汉兴于唐,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偶戏被誉为中国的“百戏之祖”。木偶艺术不仅是学龄前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报记者走访了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晓星,一起探讨木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小小木偶艺术
是开启孩子想象力的金钥匙
新报记者:中国的木偶艺术为何被誉为“百戏之祖”?
何晓星:木偶剧不仅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伙伴,更深层次的是,中国木偶艺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木偶剧是中国视觉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是中国舞台艺术的鼻祖,它有两千多年的深厚历史。西汉年间的木偶,已经由人直接操纵,扮成特定的人物当众表演。自古到今,从很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都能证明木偶的存在,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记录早期木偶的形象。最早木偶形象出现于西汉年间,这个是有出土文物为证的:1973年,山东莱西县发掘出西汉年间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中国木偶艺术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最早的雏形是俑,但是俑不会动,然后人们就发明制作了可以被人操纵的傀儡,而所谓的傀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木偶,它能在人的摆布下,塑造出各种人物角色。
从古代祭祀物品发展到戏剧,古老的木偶艺术能够延绵至今,是因为木偶本身具有可表演性,它能按照人们赋予的形体和动作表述故事、传递感情,并且在表演中,把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都融合在其中,这就为形成其他艺术门类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一只木偶制造过程本身就是一门精湛的工艺,它有一百多道工序,偶人的雕刻、脸部的化妆、服饰的设计、活动关节的设置等都很有讲究。此外,木偶艺术中的操纵与被操纵的双重性,对中国古老的仪式文化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新报记者:木偶剧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成长,其启蒙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何晓星:孩子们对木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这是因为木偶有着玩具的属性。木偶表演和真人表演最大的区别,就是真人所塑造的角色会随着这个人的变老而影响角色的审美感,而木偶这一娃娃形象会一直不变地存在。即使是千年前的木偶,只要给它化好妆,它的基本形态还在,寄于它身上的美感就能一代又一代留存下去。小小木偶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它不仅能娱乐孩子,而且还承担着儿童艺术教育的功能,《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哪吒闹海》、《卖火柴的小女孩》,部部堪称中国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长期以来,中国偶戏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儿童,背后操纵这个木偶的艺人想通过木偶所扮演的角色表达给孩子们什么样的信息,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孩子们最好的艺术陪伴者应该是我们这些小偶人,那么作为木偶剧的创作者们,就应该把我们的社会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等,通过这个艺术样式向孩子们传播。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就组织部分社区的幼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他们平时的讲课,将古老的中国木偶艺术的相关知识传播给孩子们,我们计划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由孩子们自制、自编、自导、自演的“木偶艺术节”,这样就能更好地让木偶艺术在寓教于乐中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新报记者:在中国,木偶戏主要的受众是儿童,而在国外,成年人也是木偶剧的主要观众组成。我国木偶剧大龄观众的缺席原因何在?
何晓星:国外的木偶戏同样具有教育功能,但它们的受众包含许多青少年和成人,有些国家把木偶戏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木偶戏艺术家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平台。中国木偶戏大龄观众的缺席体现出文化的断层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广度,让广大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拾兴趣。另外,那些从小看木偶剧长大的孩子和从小补课长大的孩子,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完全不同的,木偶剧能启发儿童智力和想象力。今天有很多外国学者在研究中国的文化,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却连自己国家的一些基本艺术门类和历史特征都不清楚,为什么?这就是教育的问题,教育不仅仅是识字断文,教育应该带有艺术熏陶,也应该从小教育每个人心里不能仅仅装着自己,而要装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文化的传承。
海派木偶剧
注重挖掘现实题材
新报记者:海派木偶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何晓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知识分子从儿童成长中的艺术培养角度出发,组建了很多木偶剧社,他们把西方的儿童剧通过中国传统木偶表演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自此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木偶艺术。海派木偶艺术用传统木偶表演的这个艺术门类,演绎一些具有现代创作理念的、适用于儿童审美特征的剧目,把歌、唱、说、演融在一起,从而强化了剧目的故事性,这恰恰符合儿童们以故事为审美陪伴的心理特征。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海派木偶艺术在去年终于被收录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传统的木偶剧更讲究操纵技术,强调表演的高度仿真,而海派木偶艺术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表演不拘于形式,更富有艺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只要需要,均可为我所用。
新报记者:上海木偶剧团是如何在继承悠久传统的同时又开拓创新的?
何晓星:1960年,上海市文化局根据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在众多民营院团中挑选了当时在大世界的红星木偶京剧团,在此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上海木偶剧团。我们剧团在担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同时,还牢记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宗旨。我们剧团的人员配制十分完整,有编剧、导演、演员、人物造型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人员以及木偶制作等艺术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的剧目演出表现形式多样,有杖头木偶表演、皮影表演、布袋木偶表演、人偶同台和黑幕戏表演等。上海木偶剧团建团50多年来上演的几百部剧目,都是我们团自创自排的。剧目题材涉及古今中外,包括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外国童话故事、现代寓言童话故事和体现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的故事。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平均每年都推出2台新创剧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还把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这一卡通形象加入到经典的《西游记》系列中,这些剧目在世博定点演出中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好评。
新报记者:上海木偶剧团是如何把海派木偶艺术推广到国际舞台的?
何晓星:首先,我们团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木偶艺术大赛,以此让海派木偶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地亮相,从而让世界了解我们。比如,我们剧团创排的《海的女儿》,在乌克兰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森林趣事》获得塞尔维亚“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一等奖、《妈妈的丑小鸭》在捷克布拉格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获大奖等等。其次,从2009年开始,我们创办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暨“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那些来自于英国、俄罗斯、瑞典、波兰、葡萄牙、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优秀木偶剧团和艺术家们聚集上海,为上海的孩子们呈上一台台精彩的木偶剧,中外木偶艺术家还在一起探讨木偶艺术的未来发展。另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上海木偶剧团特意在仙乐斯剧场外,建起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木偶、皮影艺术展示厅,里面不仅聚集了国内具有悠久历史的各类木偶,还收藏了日本、俄罗斯、比利时、泰国等10多个国家风格各异的木偶精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在观赏完木偶剧后,可以在这里通过形态各异、生动传神的木偶来了解木偶剧的发展历程。
木偶艺术关系文化传承
不宜全盘“商业化”
新报记者:木偶剧市场目前正日益回暖,而在多年前也曾面临业态低迷的窘境,当时是不是很多演员都改行了?
何晓星:中国木偶艺术的发展的确经历过一段低潮期,上海木偶剧团也不例外,随着不少身怀绝技的老演员们纷纷退休,又有不少年轻的专业人才离团改行,所以就出现了专业演员不足的情况,对此,我们只好以演出卡通剧、人偶剧充数。在我看来,不是所有艺术门类都能被商业化的。木偶艺术关系到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更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木偶剧和娱乐行业里的演唱会不同,演唱会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尽管木偶剧有其商业属性,比如买票看戏,但在我们国家,木偶剧90%的观众都是孩子,所以不能把木偶剧完全商业化。商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纵观世界各地,凡是为孩子们服务的艺术门类几乎都是受到政府扶持和保护的。文化发展不能拘泥于小文化产业的观念:哪个好做、哪个赚钱 就都去全部一拥而上去做。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木偶剧团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全部是卡通动漫,因为这些东西成本低、市场大、利润高,文化领域的全盘“商业化”是极其危险的。
我们应该站在大文化产业角度来发展文化,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存在于这座城市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文化艺术门类即使不盈利也要让它存在,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它们的存在而来。全国各个城市不能都是一个样,如果大家都在追寻一个模式,就会在追寻中不自觉地消灭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站在大文化产业的角度,就不应该把文化从业人员视作为普通的劳动力来对待,而应该把具有特殊才艺的人才视作为“活文物”和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来尊重、保护和善待,因为这些从艺者不是谁都能取而代之的。如果因为理念不清而使一些传统文化消失,以后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再回头追补就来不及了。
新报记者:上海木偶剧团是如何解决木偶艺术从艺者青黄不接的状况?
何晓星:艺术领域永远是人才第一位的。正因为意识到培养“百戏之祖”接班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剧团从2003年开始,就和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开办木偶表演本科班,在每届的毕业生里,都会有多位才艺出众的毕业生被招入到我们剧团工作,他们现在都在演出的第一线。现在剧团创作的剧目已都由这些青年人挑大梁了。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责编: 山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