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夏
在上海相对清静的顺昌路上,有一排灰色的民国建筑,这里就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旧址。这个学校最早由刘海粟1912年11月23日创办于乍浦路8号,名叫“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迁入菜市路,也就是现在的顺昌路,1930年正式定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有绘画、音乐、雕塑、艺术师范、工艺美术等系科,是国内最早的高等美术院校。据说康有为、梁启超、郭沫若、张大千等名人都当过该校的老师。“三剑客”——赵丹、王为一、徐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美专的戏剧“三剑客”
1930年代初,赵丹和徐韬都是上海美专的学生,赵丹学的是国画,专攻山水;徐韬学的是工艺美术,也就是劳作和美术,当时称“图工系”。而王为一先就读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简称“艺专”,校址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新新里,1928年迁至肇家浜对岸的斜徐路上。1937年,“艺专”毁于日军炮火后,王为一便也转到“美专”来了,学油画。
当时赵丹和徐韬都是戏剧运动积极分子,同属于美专剧社的成员。那天,刚刚转学来的王为一正在填写报名单,有人拍了拍他的肩。王为一回首一看,正是徐韬。徐韬问,“你就是王为一啊?”他说:“是啊。”徐韬就伸着脖子叫赵丹:“哎,阿丹快过来,他就是王为一啊!”
原来,几天前他们听到风声,说要来个很漂亮的女生,叫“王为一”,高兴极了,因为剧团正缺一个女主角。不料眼前这个“王为一”竟是个男的,而且小模小样、貌不惊人。不过,他们就这样相识了,王为一也稀里糊涂地被拉进了美专的剧社。从此,他们亲热地以“阿丹”、“阿韬”、“阿王”相称。
在戏剧活动家赵铭彝授意下,以创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出名的陈鲤庭遵命辅导美术专科学校和浦东青年会小学的两个剧社。话剧当时刚刚由丰子恺等人从日本引进中国,属于时髦玩意,陈鲤庭就把一些外国作品中国化,“三剑客”演了很多戏。其中有个叫《C夫人肖像》,由美专剧社为校庆20周年演出。这个戏写的是C夫人请一个青年画家为她画像,作画过程中,画家在C夫人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而觉悟,批判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倾向,当场撕毁C夫人的肖像画,改画了一幅较有力度的宣传抗日的作品,受到人们赞扬。因为条件简陋,也无经费,这些学美术的学生就发挥特长,自己画点布景,使用最简单的道具,七拼八凑了几件服装,就这么上台了,效果还不错,起到普及话剧和宣传进步思想的巨大作用。
阿韬那时候已在恋爱,对象是美专同届的程婉芬,学西画的。阿丹、阿韬和程婉芬即将毕业。阿韬家里很穷,本想回江苏老家当个中学图美老师,而程家在湖南,祖上当过负责“粮道”的官,非常富有,但程婉芬和阿韬真心相爱,愿意和他一起回江苏结婚。可是,阿丹是戏痴,一心想在演艺上发展,阿韬其实也放不下戏剧,而阿王对表演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他们几个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原先的志愿,成为戏剧社的骨干,尤其阿韬,政治上更是积极,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组织美专的进步学生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反蒋斗争。
1932年,当北京的大学学联赴南京请愿代表团受到反动警察迫害时,阿韬就和其他学生领袖一起向上海学联呼吁,并发动各院校罢课,进行抗议示威,要求释放被捕的学生代表。激奋的学生包围了市政府,捣毁了市党部,当局终于被迫接受学生的条件,斗争赢得了胜利。之后,阿韬作为美专的学生代表,参加上海的大学学联赴南京请愿代表团,要求政府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在这次行动中,学生们冲进了外交部,向外交部长提出质问和抗议,把这次学运又一次推向高潮。
“三剑客”的活跃引起校方的注意,不久,他们被叫到教务处,教务长说:“本校是培养美术专门人才的场所,既然你们志在戏剧而非美术,那就请诸位另谋高就吧。”于是,他们被开除了。
“三剑客”的分分合合
怎么办?阿韬想,反正毕业了,回老家结婚后当一名教师算了。但是阿丹和阿王都劝他别走,把话剧事业干下去。“三剑客”就租了一个石库门的三层阁楼住下,实行“共产主义”,有饭同吃,没饭同饿。
三人当中,来自南通的赵丹家境最好,他喜欢京剧和魔术的父亲原是孙传芳部下,后来经商,每月给阿丹30元生活费。阿丹还在明星公司跑跑龙套,只要拍戏就有钱。所以阿韬和阿王就经常敲他的竹杠,让他请客。
阿王其实也有钱,家里每月给他20元。多才多艺的他还会拉二胡,就到百代公司参加聂耳的小乐队,也能赚点。只有阿韬一无所有,就帮一个同学办了份小画报,能拿到一些补助,可好景不长,杂志出了没几期就停了。
有时候,“三剑客”都没钱了,只能挨饿,每人一个大饼混一天。“三剑客”只有一套像样的衣服,谁需要出门见人谁穿,其余两个就只能穿得像叫花子一样待在家里。程婉芬不敢把阿韬带到自己老家去,因为他太穷,她的双亲肯定不会接受。她也和“三剑客”混在一起,经常和阿韬一起去曹家渡工人区或者学校里,义务帮业余剧团排戏。
有一次,美专剧团在法学院演出,阿王说了一句冒犯国民党的台词,遭到当局通缉。通缉令在一个特务手里,这特务不知怎么得到消息,阿王的妹妹要结婚,而阿王的父亲有点钱,就想让他家出钱买下这张通缉令。正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婚礼的日子到了,阿王就把阿丹和阿韬一起叫去参加,故意在妹妹婚礼上露露脸,表示他没离开。然后,就在那天晚上,他坐船去了香港,由组织上安排在香港一家电影公司工作。
阿丹和阿韬在上海轰轰烈烈地演了许多戏,而阿王却孤独地躲在香港,非常苦闷。一年半后,他不顾被通缉的危险,悄悄回到上海,“三剑客”团聚了。那时候,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已经成立,阿韬、阿丹都是领导和骨干,阿王当然也要参加,于是他们又在一起工作了。
阿韬跑到卡尔登、新光等戏院,说服老板白天把剧场包给业余剧人协会使用,因为戏院要到晚上才有演出。老板一想也对,就同意了。业余剧人协会演了好几台大戏,尤其是《大雷雨》、《娜拉》等,阿韬当剧务主任,女主角却都由章泯导演正在追求的蓝苹(即江青)担任。接着,他们又排演了4个大戏:《罗密欧与朱丽叶》、《太平天国》、《黑暗的势力》和《原野》,可还没演完,“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了。
抗战开始,上海文化界在党的组织下成立了11个战地演剧队,分赴全国各地宣传演出。“三剑客”幸运地都分在了第三队。一年后,国共合作,引起全国文艺工作者大调动,于是,阿丹进了中央宣传部办的中央摄影场,阿王进了军委会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不过两人都在重庆;而阿韬担任郭沫若在武汉成立的10个抗日演剧队中第一队的队长,到了桂林,和洪深一起筹划演出事宜。于是,“三剑客”又失散了。
身陷囹圄与新的战斗
当时重庆是政治中心,昆明是教育中心,桂林才是文艺中心。
1939年夏,赵丹、王为一、朱今明、易烈等在重庆演出,由于受国民党文化官员的干预,屡屡受挫,心情十分压抑。无意中,阿丹和阿王读到一本杜重远编写的小册子《盛世才与新疆》,被吸引住了。阿丹和阿王激动万分,以为那是黑暗中国的一块净土,梦想着能在那里仿照苏联建立一个新的中国演剧体系,自由自在地演出进步戏剧,那就需要组织一套班子,要有学表演的、学管理的、学舞美的。他们考虑得很周全,阿王和阿丹学表演,朱今明学舞美,阿韬比较理智,组织能力强,学管理最理想。而且,到新疆之后说不定可以再去苏联,那里有他们眼中的艺术圣殿——莫斯科大剧院。阿王说,在新疆和政府部门各方面打交道也需要一个人,谁啊?当然非阿韬不可。阿丹就写了一封信给阿韬,把新疆这片“红色乐土”详细描绘了一番,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阿丹那时已与叶露茜结婚,而且有了儿子赵矛,而阿王也已与俞佩珊成亲,打算一起去。他们万事俱备只欠“阿韬”,阿韬一到就可上路。洪深看了阿韬给的信说,“你开什么玩笑,组织上马上要派你去重庆三厅工作!”阿韬便回了封信给阿丹,说可能去不了了。阿丹马上又来了封信,说“你来不了也得来,我们就等着你了,你不来就不走”。阿韬没办法了,对洪深说,“我只能去了。”洪深非常生气,和阿韬吵了一架。可阿韬还是到了重庆,先和程婉芬草草办了个婚礼,周恩来参加了,还送了一套黑色的西装。这套西装一直被徐韬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后。
然后,加上朱今明、易烈两对夫妇一共10人,奔新疆而去。周恩来得到洪深的报告后,意识到闯祸了,这帮人怎么这么糊涂啊!立刻派人去追,但已不见踪迹。因为旁边都是日占区,他们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线路走,只能先入川,绕道甘肃,再到新疆。周恩来叫洪深亲自去追,可是10个热血文艺青年早已过了星星峡,到达迪化(乌鲁木齐),进入盛世才的地盘,要想退回来也不可能了。当看到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阿王的妻子俞佩珊哭了起来,其他人也惶惶然。他们根本没有心理准备,想不到新疆原来是这样一片“乐土”。
盛世才开始还假惺惺地宴请他们,“欢迎大明星”,也让他们演了几个戏。后来,见希特勒兵临莫斯科,以为苏联必亡,便撕去伪装,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正好新疆发生了一次阿尔塔山暴动,盛世才就把杜重远抓了起来,说是他领导的。而杜重远是阿丹他们的介绍人,就以“和暴动有牵连”为由,把刚上演了《夜光杯》的5位男士诬为“汪逆”、共产党派来的颠覆分子,关了起来。
那是个像车轮一样的圆形监狱,被称为“模范监狱”,每个关在里面的人彼此见不到,更无法知道隔壁牢房的情况,只有一个透气的小窗口。一个便桶放在那里,自己解决,送饭时就打开小门。每天早晚放两次风。易烈不久就在狱中死于霍乱或者伤寒,可是外面的人什么消息都得不到。阿王在监狱里还有书看,《红楼梦》读了4遍。
当时,几个在外面的太太不知道监狱里的情况,又不让探监,完全被分隔于两个世界,她们只能自谋生路。阿王妻俞佩珊原是跳舞的,会点俄语,就在迪化(乌鲁木齐)教俄语和体操;阿韬妻程婉芬会画画,善刺绣,就做新疆帽摆摊卖;阿丹妻叶露茜则教唱歌。后来,她们又被赶到兰州软禁起来,越来越绝望,以为自己的丈夫都已死在监狱里。驻地附近有个空军俱乐部,她们就每晚去跳舞,认识了几名空军,朱今明的太太和俞佩珊与他们私奔了。叶露茜通过一个空军去了重庆,把赵矛寄在北培的孤儿院,再到昆明,与杜宣结婚了。程婉芬老家被烧光,亲人不接纳她和孩子,叫她自己寻活路,她就找到洪深,问怎么办。洪深说,估计凶多吉少,阿韬回不来了。程婉芬就去了重庆《扫荡报》当美术编辑,把儿子徐伟杰也放进了那个孤儿院,接着遇到了当年在上海震旦大学迷恋她的一个生物系学生李九皋。李已结婚,但还是和老婆离婚后娶了程婉芬。
没想到,经过周恩来和同仁的多方奔走营救,“三剑客”和朱今明于1945年2月得以释放。他们返回重庆时,文化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周恩来、郭沫若亲临会场。程婉芬和叶露茜傻了。阿丹和叶露茜抱头痛哭,但木已成舟,不可挽回。程婉芬说,阿韬只要早一星期出来,她就不会和李九皋结婚……
这年,重庆中国艺术剧社上演茅盾的《清明前后》,“三剑客”不顾长期监禁造成的体质虚弱和家破人散的痛苦,联袂出演,以新的热情投入战斗。
“剑客戏剧”的落幕
抗战胜利后,党领导下的昆仑影片公司成立了,回到上海的“三剑客”都加入了昆仑公司。而且,阿韬和阿王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先让他们合作导演一部电影,这就是欧阳予倩编剧的《关不住的春光》,赵丹、王人美主演,朱今明摄影。这也是“三剑客”合作的唯一电影作品,在银幕上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印记。
临近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阿韬曾要被派去东南亚发展党组织,后来又通知他不去了,要他负责保护上海的电影厂,完整交给进城的陈毅。当阿丹看到穿着军装的阿韬参加接管上影时,大吃一惊,叫道:“妈的,你原来是党员,连我们老朋友都被瞒住了!”
而阿王被派去由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筹建的香港南国影片公司拍了影片《珠江泪》,新中国成立后又被派去广州筹建珠江电影制片厂。从此,“三剑客”又分开了,而且再也没有机会合作。只有留在上影的阿韬和阿丹还一起拍了几部戏。
1961年召开电影界座谈会时,“三剑客”在北京相会,周总理请外地代表去西山游玩时见到了他们,便说:“你们是虎口余生的人啊!来,我们照一张相。”于是,就有了一张“三剑客”和周总理在一起的珍贵合影。
不幸,“文化大革命”的厄运降临。1965年,阿韬正要把田汉编剧的《白蛇传》搬上银幕,恰逢山雨欲来,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燕山夜话》和《海瑞罢官》的浪潮已席卷全国,阿韬因和瞿白音、羽山合写了一篇探讨创新问题的《炉边夜话》,被作为“小三家村”揪了出来,被戴上“特务”、“叛徒”、“反革命分子”等帽子。
1966年6月23日,天气已经有点热了。那天早上,阿韬穿了一件中山装,还戴了顶帽子,在阳台上站了很长时间后,走进屋,看了看还睡在床上的第二任妻子赵光沛,叹了口气,关上门,走了。他去了和前妻定情的杭州,纵身跃入钱塘江的滚滚浪涛中……
阿王被关进“牛棚”挨批斗,阿丹又受了一次5年牢狱之苦,倒也熬到了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便把一生的磨难写进了《地狱之门》一书……
如今,“三剑客”只有阿王尚在,前妻俞佩珊人在美国,多年来一直和他保持联系,电话铃响,阿王耳聋不便,就由其第三任妻子郑旭代为通话,俞佩珊和郑旭两人亲似姐妹……
(责编: 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