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在2012奥运会前,伦敦久负盛名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团将举办世界性的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4月,中国国家话剧院(微博)导演王晓鹰(微博)将带着中文版《理查三世》赴伦敦。3月14日,这部融入了中国元素的莎翁名剧在新国话剧场首次亮相。京剧程式化表演、蒙古族呼麦、汉服、三星堆图腾等中式元素让莎剧迷们感到新鲜。
视频:话剧《理查三世》将赴英 中式元素花样多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中文版《理查三世》赴英
2012年夏天,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作为“伦敦文化奥林匹亚”的一部分,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将举办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届时,在全世界范围选出代表37种语言的艺术家分别排演莎士比亚的全部37个剧作,一个半月时间里在环球剧院连续上演。伦敦环球剧院有400多年历史,莎士比亚的作品当时就经常在这里上演,1987年重建后,其开放式舞台、环形楼座观众席、中心场地站立观看、固定式演出空间结构的独特剧场形式,均是当年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始形态。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王晓鹰被选中代表中国,以汉语普通话排演莎士比亚著名历史剧《理查三世》,将于四月底去伦敦参加此次文化盛会。《理查三世》的主人公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以阴谋和杀戮夺取皇位的角色,原著其灵魂的丑恶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对人类野心最严酷的拷问。从20世纪知名莎剧演员劳伦斯-奥利弗,到不久前英国的莎剧演员兼电影明星凯文-斯派西,都把塑造理查三世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挑战。王晓鹰本人最喜爱的就是那种在严酷甚至极端的生命境遇中,人物的情感和灵魂展开殊死挣扎的戏剧。
京剧、话剧演员跨界合作
中文版《理查三世》中,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张东雨不仅对理查三世这个极具挑战性的人物形象有着创造性的演绎,更展示了他在语言塑造、形体表达等方面的技艺。为了使理查三世这个人物传达更加丰富的文化意义,导演把《麦克白》中“三个神秘女巫点燃麦克白的权力欲望”以及“血手印”这样的象征性情节“嫁接”到《理查三世》中,在理查三世原有的外部动作外,糅进麦克白犯罪的内心线索,表现莎士比亚戏剧中这个阴谋与邪恶的化身。
为了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此次中国版《理查三世》除了国家话剧院的演员,还专门请到中国国家京剧院(微博)的三位演员加入创作。王晓鹰导演说:“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汤显祖标志着中国戏曲的高峰。”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鑫在剧中分饰两个角色,时而将安夫人的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而化身为意气风发的小王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多年攻武旦、花旦练就的身段。徐梦柯、蔡锦超则借用包括《三岔口》在内的很多传统手法将两个杀人凶手表演的非常生动。中国歌剧舞剧院打击乐手王佳男的加盟则为演出进程增添了一份出神入化的音乐形象和节奏感。
东西方文化拼贴 融入“汉服”“呼麦”
王晓鹰导演把中国的《理查三世》带回莎士比亚的故乡,在演出中融入大量中国元素。他没有对其人物、情节、内涵做出改变,但是把戏的演出形态放在中国古代,模糊了朝代和地点的舞台上可以看到大量中国元素。
剧中使用的座椅、权杖、和面具都来自于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的“三星堆”文化中的图腾,增添了东方文明的神秘感。舞台背景的文字用毛笔写成,苍劲有力,经拆解仔细辨认得知,那些像中国书法的方块字竟是由汉字结构组合英文字母构成,这种“英文方块字”是由美术家徐冰创造。
剧中演员们穿着的服装是在中国宽袍长袖传统汉服的装基础上创作来的,用粗麻面料古朴的质感印染,细节处加入现代审美处理;演出中使用到的面具造型既有西方古希腊面具的元素,又有中国戏曲脸谱的元素;在理查三世面对幽灵拷问的时候,演员运用了蒙古族特殊的发生声技巧“呼麦”。此外,剧中还使用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绘画、戏曲表演、戏曲龙套、民族打击节奏等,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经典剧本进行舞台拼贴。
放弃外形缺点 突出精神残疾
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生来有缺陷,一直饱受着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痛苦,他时刻渴望着反抗与复仇……”。他为了王权,陷害了自己的亲哥哥又花言巧语又谋娶了嫂子安夫人,紧接着栽赃嫁祸,欺骗民众、诛杀反对者用尽卑劣技俩,最终登基。得到皇位后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暴政,最终众叛亲离。他有着巨大精神能量、智慧高超、执行力强的人格特征,却沦为欲望的牺牲品,被野心和欲望趋驶一步步用阴谋达成自己的目的在以往几百年的《理查三世》演出中,这个人物都按照剧本中的描述被处理为残疾人,而历史上的理查三世是否残疾并没有确凿证据。
这版演出中导演大胆得去除了理查三世身体的残疾,王晓鹰认为,过于强调人物身体的残疾反而可能冲淡理查三世内在的野心、权力欲,他说:“一个喜欢耍阴谋,弄权术的人,一个对掌握权力、享受权力怀有强烈欲望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外部的包括生理上的理由的为他的残酷找到借口。”
据悉,此次中国版的《理查三世》将于4月28起在伦敦演出三场,并将于7月4日起在首都剧场开始国内首演。(崔一佳/文 孙慧/图 陈植/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