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的大剧场正上演洋味儿的《推销员之死》,而小剧场则上演着京味儿的《卤煮》。这出由青年导演黄盈执导的“新京味儿三部曲”之二,全部由非职业演员演出,台词充满京味儿幽默。更有意思的是,《卤煮》竟然带动“卤煮热”——看完戏结伴吃卤煮爆肚小成一景。
导演结缘人艺
要说黄盈确实和人艺很有缘。2003年他的导演处女作《四川好人》,便是在由林兆华导演倡导、北京人艺举办的“青年处女作戏剧展”上亮相的。2006年,黄盈又将《枣树》搬上人艺实验剧场,四场演出引起轰动。2009年,黄盈继《枣树》之后排演的依旧以一群非职业演员演出的第二部新京味儿话剧《卤煮》,在“北京青年戏剧节”期间再次在人艺实验剧场上演。
有趣的是,《枣树》和《卤煮》在人艺实验剧场的这两次首演,都正好赶上大剧场正演出林兆华导演的大戏,分别是由濮存昕(微博)、郭达、宋丹丹(微博)主演的《白鹿原》和由濮存昕、宋丹丹、何冰、杨立新(微博)、徐帆主演的《窝头会馆》,因此被笑称为“《白鹿原》上长《枣树》,《窝头》正好配《卤煮》。”由于黄盈作品受欢迎程度丝毫不逊于众明星主演的人艺大戏,其票房之好甚至引起了人艺院领导的好奇和重视,特意到小剧场探个究竟。
今年,年仅32岁已经执导过32部作品的黄盈,成为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年之际举办的首届“优秀青年导演作品邀请展”的首位受邀导演,演出其最受欢迎的作品《未完待续》和《卤煮》。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称,“北京人艺就是个老字号,老字号就有文脉。老字号的文脉才是中华文化的真谛。”
全面借鉴《茶馆》
《卤煮》从构思到诞生,都和人艺有关。黄盈说:“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我想以《卤煮》这出戏向老舍先生致敬。《卤煮》和《茶馆》的结构一样,都是以一家老店三十年的变迁为线索,所以算是一部‘山寨版’的《茶馆》吧!”
确实,由三十多个演员演出的《卤煮》,结构和人物设计上都借鉴了《茶馆》,不仅主人公也是京味儿老店的老掌柜,而且三幕戏每场跨度十年,在刻画30年人情冷暖、众多人物命运变化的同时,展现了时代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变,堪称是“《茶馆》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延续。
正如《茶馆》一开场舞台上就是几张桌子,《卤煮》中跨越三十年的故事也都围绕着一家只有三张桌子的卤煮老店展开,通过三代人面对卤煮这门手艺的不同态度,探讨整个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剧中,一家百年的老店“何记卤煮”,由七十多岁的老掌柜掌舵,在北京的胡同深处,坚守着传统,坚持着品质,每天亲自熬老汤烙火烧,只卖一定的数量,不管是谁,卤煮卖完了,都会换来一句不客气地“没有了。”
整出戏最后一幕也和《茶馆》有着神似之处:老卤煮店面临拆迁,老顾客为自己的最后一碗卤煮哀叹惋惜;当所有顾客走后,卤煮店老掌柜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不愿离去,坐在历经世事变迁、面临失传和拆迁的老店中,举着祖上留下的那块“何记卤煮”牌匾,起了自杀的念头。不少观众看到此时热泪盈眶。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其情感和思想上的感同身受和巨大触动绝不亚于看《茶馆》中经典的最后一幕。而最后在轰鸣的拆迁推土机声中响起的一声声或高亢或婉转的老北京叫卖,和剧中的悠扬鸽哨、蓝边大碗、怀旧老歌一样,更是让人无限感怀。
老北京“没有了”吗
听说《卤煮》剧组每天上台前,大家齐声大喊的一句打气的话不是常见的“加油”,却是一句“没有了!”而这句“没有了”,既是戏中的经典台词之一,以及最后一幕的感情爆发点,也是导演黄盈创作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源头。
“我第一次吃卤煮是在一家很不起眼的路边小店,脏乱的环境和十分地道的口味叫我对这种‘热肠热肺’的北京吃食产生了浓厚的情感。那之后,我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吃,偶尔兴起奔到小店又时常得到一句‘没有了’”,黄盈说:“美妙事物的消逝叫人伤感,但这或许还不是最可惜的,更深刻的是随着它们的消逝,人心也在不知不觉地失去传递。因此,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生活留下印记的东西‘没有了’的原因,或许才是更加值得我们驻足思考的。”
在戏里,何老掌柜卖的是地道的卤煮小吃,永远干不过洋快餐,但总有那么一批老顾客,为了这个吃食,也为了这份情感,多少年来一直在小小的卤煮店里来来往往。卤煮店一家三代老小,忙忙碌碌一辈子,一直在伺候的,就是这些顾客们还有来来往往的过客。而在戏外,将近40位演职人员,伺候小剧场一二百人的演出方式,也十分不合乎“商业成本核算”,但黄盈和他的伙伴们,戏里戏外追求的,都是一回事儿。正如黄盈所言:“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情的年轻人,对待时代巨变下的文化变革,不想评判是非对错,但想和大家一起去思考和反思其中的很多问题,这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本报记者 王润文图J0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