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多媒体舞台剧奇思妙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5日12:21  新京报微博
来自爱丁堡的舞台剧《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 来自爱丁堡的舞台剧《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

  新京报(微博)讯 (记者天蓝)多媒体是近年舞台剧中越来越常见的表现手法。不过日前在国家大剧院(微博)上演的、来自爱丁堡的舞台剧《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用非同寻常的多媒体手法,让观众体验了一场惊艳的爱心故事。在上周本报组织的观剧活动中,20位读者为该剧打出了90分的高分。奇思妙想,手法独特是此次观剧报告中最多的评语。很多观众表示,对比国内的小剧场,这次来自爱丁堡的艺术家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用心来表现,作品才能打动人。

  黑白默片效果抓人

  混搭了戏剧、电影、动画和音乐多种元素的这台《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曾是去年英国爱丁堡戏剧节上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此次观剧100%的观众均表示对该剧的喜爱。其实这部小戏的故事情节不算新奇,编剧虚构了一个廉价公寓、一对普通的母女,以及一群贫民窟的孩子和动物们。故事通过孩子暴动以及大楼管理员解救女孩,反映出城市间人与人的疏离、冷漠与孤独,以及反抗命运的主题。

  虽然故事简单,但全剧没有平铺直叙的讲述,而且通过多媒体、表演风格以及演员的化妆、造型甚至音乐让舞台呈现出一种近乎欧美黑白默片的效果。观看该剧的过程,观众犹如翻开一本黑色幽默漫画书,一页一页跟随眼前的画面深入剧情,体味大都市里的人情冷暖。独特的创意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多观众认为,虽然全剧内容简单,甚至有些欠缺内涵,但一个小时便能针砭时弊、嘲讽人性而且非常有爱,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睿智和用心。

  表演动漫“协同作战”

  全剧最大的亮点便是多媒体与表演的配合。这也是此次观剧让人印象最深的部分,获得了90%的票数。在这部戏中,舞台上只有三块幕布,多媒体除了投放影像,还起到了舞台灯光的作用,这对国内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启示。

  此外三个演员承担了导演、音乐创作、歌者的身份,他们扮演了若干个角色,而且极少使用语言。大量哑剧般的肢体动作与多媒体画面的完美配合,都让表演与舞台视觉融为一体。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天马行空的梦幻般想象——演员在无穷延展的栈桥前奔跑,解救女孩时与影子保姆精彩的搏斗,清扫楼道和街巷的爬虫……这些效果看似简单,但创作极其复杂。据说,仅多媒体创作就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如此细腻与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本次观剧引起观众热议的话题。很多观众认为该剧虽然没有国际前沿的舞台科技,但细节的制作非常精良,而且形式和内容都很统一,这样用心的做戏态度值得中国同行借鉴。

  ■ 观剧答卷

  新京报观剧第112期

  《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

  总分90

  观剧时间:4月11日-15日

  观剧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人数:20 导演:90 剧情:87

  表演:88 舞美:90 音乐:91

  100%的观众喜欢这部多媒体剧。

  90%的观众对多媒体影像配合演员表演印象最深。

  80%的观众认为剧中多媒体设计最好;20%的观众认为音乐最好。

  50%的观众最喜欢的角色是大楼管理员;40%的观众最喜欢的是二手店老板。

  80%的观众认为该剧做到了以黑色幽默针砭时弊,是部很有爱的作品。

(责编: sisi)
分享到: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