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正在国家体育馆进行首轮试演。“史上规模最大的全息投影技术”和“全球范围内首次把3D偏振立体成像技术引入大型晚会”这两点是最受观众们关注的内容。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负责《天安门》“科技秀”的水晶石影视传媒公司,听他们详解其中的奥秘和看点。
“幻影成像”怎么来的
在《天安门》中,一个虚拟的“北京人”带领观众穿梭北京3000年时空,是观众看到的首个“视觉冲击”。为了制造这个“时间旅行者”,水晶石公司采用了“幻影成像”这个最新技术。幻影成像的关键,是影像要落实在悬挂在舞台上的一个很难被观众肉眼发现的“薄膜”上。据水晶石公司项目负责人赵晋仪介绍,这个“看不见的膜”有16米长、8米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块,但它却只有三个手机保护膜那么薄。国家体育馆空间那么大,如何让这么薄的“大膜”不受风和其他空气震动的影响抖动,以免观众看到的影像“晃”起来是最大的难点。最终,技术组选择把全息膜的四边用可融合于背景的黑框框起来,并让两名“黑衣人”在旁边保证全息膜角度合适、平稳到位。
《天安门》执行导演于江还“透露”,全息幻影成像的最佳观看位置是正面舞台120度范围内。“如果观众的座位超出这个范围,所看到的影像就会打折扣。不过这个位置却有可能看到全息膜的边框,适合喜欢‘解密’的观众。”
3D影幕怎么挂的
在《天安门》现场,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大物件”就是悬挂在舞台上空,33米长、10米高的3D金属投影幕了。剧中表演宇航员和小学生遨游太空的“太空对话”环节就依赖这块铁幕所呈现的3D效果。
水晶石公司董事、副总裁刘剑(微博)介绍说,一般大家看3D电影都有感受,水平或稍微俯视屏幕时效果最佳,如果坐在第一排,抬头仰视屏幕看到的效果就会打折。但由于场景设计需要,《天安门》的3D幕只能高高挂在舞台上方,让观众“往上看”。
为了让观众欣赏到最佳3D效果,水晶石的工程师们从“影像源头”下手,把技术画面向下倾斜了45度,这样经过再度投射,观众与3D幕的视角就能达到正常角度。刘剑表示:“幻影成像和3D是观众都关心的最新科技成果,但这毕竟只是整个演出的两个环节。要成为‘亮点’但不能‘抢戏’。这两环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创意相结合,但以创意优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大趋势。”
年轻团队怎么想的
看完《天安门》的观众可能都会想,这么厉害的科技影像,得是多资深的工程师花了多长时间做出来的?刘剑的揭秘让人既惊叹又欣慰:“参与《天安门》的团队一共26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实际上因为这次需要管理层出面接洽,反而拖了平均年龄的后腿。整个水晶石公司一共3000多人,平均年龄还不到27岁。”谈到年轻力量,刘剑一脸欣喜:“年轻人掌握技术快,也更希望得到表演舞台和机会来发挥他们的创意。《天安门》整个视觉内容从立项到上演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还包括四次改进更新。实际上直到16日首演当天的凌晨,我们的技术人员还在进行新的改进。”
刘剑透露,对于视觉科技业内来说,衡量一个公司和技术人才“段位”够不够高,一方面是看“出活”够不够快,但更重要的是看能否长时间地深入一个项目。“这次《天安门》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实际上在为一些电影做特效时,有的关键场景中一个镜头我们就会做6个月。我们业内的衡量尺度是,真正的高手做一个任务,半年内每天都能做出新东西。而一般水平的员工做3天后就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了。像当年北京奥运会时的‘字模’效果,我们就改进调整了50个版本。”
刘剑认为,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其实是当代整个社会的大需求。而很多年轻人也都有志于投身视效科技行列。这也是让原来只针对水晶石内部员工的培训班现在已升级为“水晶石教育学院”,面向全社会招生的原因。“这次《天安门》我们完成了最大幻影成像的实现,但我们的年轻人肯定不满于此。他们会挑战更高难度的科技呈现或者致力于用更经济的方式呈现同样效果。当这样的年轻人才更多时,科技、文化为观众服务的效率就会更高。” 本报记者 刘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