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邱俪华
作家余华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活着》,将在今年、作品诞生20年之际被首次搬上话剧舞台。昨天,作家余华、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微博)和演员黄渤(微博),三个男人聚首西子湖畔,宣布9月4日至9日,话剧《活着》将登台国家大剧院(微博),并开启全球巡演计划。作为原著作者,余华面对记者语出惊人,慷慨表示:“只有笨蛋才会忠于原著,这部戏随便孟京辉怎么改,我没有底限,哪怕改成《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另一部小说)也成。 ”
余华:随便孟京辉怎么改
余华被意大利《日报》誉为“中国最享誉世界的作家”,而小说《活着》作为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型之作,继初期犀利、残酷的文风之后,转而回归乡土和历史,具有深厚的史诗气质,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传到世界各地。
余华说,当初并没有抱着所谓伟大的抱负创作,只是想讲述一种体验,“在我的眼里,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充满苦难,但是在他眼里却充满欢乐,其实这充分说明一点,你的人生是活在自我的感受里,而非旁观者的看法”。显然认同这一想法的人很多,当初张艺谋就把它拍成了电影,孟京辉也是觊觎已久,四年前在意大利的一个饭局上,已经和余华“下了订”。“大腕”们对《活着》如此钟情,余华也摆出慷慨姿态,“当时和张艺谋合作的时候我就说过,只有笨蛋才会忠于原著。这次也是一样,随便孟京辉怎么改,我没有底线。不过我先声明啊,孟京辉排得好与我无关,排砸了也与我无关啊(笑)”。
孟京辉:“活着”本身就先锋
先锋导演这次为什么回归传统经典?孟京辉难道要借《活着》放下先锋队旗帜?他笑说:“先锋不是看不懂,而是你面对现实的一种姿态。‘活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先锋的事情,况且我每天面对的还都是演员这种完全活着的生物(笑)。”
言归正传时,会发现这次创作,孟京辉与余华的微妙不同。相对于余华“怎么改都行”的慷慨态度,孟京辉秉持的却是较彻底的“忠实”。在过去将近一年的筹备中,《活着》剧组与余华进行了全方位交流,在深入阅读原著的同时,孟京辉还率主创团队深入杭州农村采风,感受风土人情,捕捉创意和灵感。孟京辉自己也说瞄准的是小说的“东方气质”和“经典意义”,毕竟是他首触中国“大历史”主题,所以准备用“非颠覆”手法对这部“中国式经典”进行诠释和再创造。
黄渤:或在台上被“活埋”
这部戏的选角历时半年之久,期间剧组一直对外三缄其口。近日,昨天发布会上首次正式宣布,福贵和家珍的扮演者为黄渤和袁泉。
昨天,黄渤顶着一头颇具“花轮同学”气质的时尚发型亮相,大方承认,相比演技,导演最初看上的还是他那张“充满苦难的脸”,“本来以为是看我的演技来着,后来才知道主要是因为长相定下来的。不过还是非常荣幸,一个演员要遇到一个好作品太难。”
目前,孟京辉还没有决定究竟用何种舞台表达方式演绎小说,在构想中,至少有三个版本:用最先锋的方式演绎,或者用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也不排除最抽象的符号式,比如让演员充当布景。不管用哪种方式,演员都不会太好受,“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让黄渤演的福贵一边说台词,一边站在一个土坑里,台词说差不多了,也把他活埋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张嘴”。如此残酷,黄渤倒很受用,“怎么演都行”。
该剧将于9月4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全球首演,之后将前往杭州、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等城市巡演,并有望受邀柏林、罗马、墨尔本、首尔、布达佩斯等国际艺术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