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余华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小说《活着》在其诞生20年之际将首次被搬上话剧舞台。由著名导演孟京辉(微博)操刀、实力派演员黄渤(微博)、袁泉领衔主演的话剧《活着》将于9月4日至9月9日在国家大剧院(微博)面世,同时开启该剧全球巡演计划。昨日在启动仪式上,说起这部20年前创作的小说,余华笑称《活着》为自己的“幸运书”:“它不仅让我的叙事风格自先锋转向平实,也让我了然品味人生重在角度。”
或许“活着”依然不易
小说《活着》作为余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型之作,继初期犀利、残酷的文风之后,转而回归乡土和历史,以最深邃、平实的笔调勾勒出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国,以及一种爆发于生活最深处的生命意志和决绝姿态,具有无与伦比的史诗气质。小说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获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并迅速成为中外知名媒体聚焦的对象。法国《尼斯晨报》认为“余华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所塑造的人物向世界展示了艰难时期人的尊严及求生的欲望”。而美国《西雅图时报》则将“福贵”作为“一个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的人物”。
“‘活着’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词,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段话是《活着》一书被译成韩文出版时,余华亲自为其撰写的自序。自1992年写就这篇小说后,该书年年被再版,去年作家出版社印了17万册,今年又印了9万册,余华坦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印这么多。20年过去,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本书之所以还那么畅销,或许是大家还是觉得‘活着’很不容易。”
余华的《活着》并非首度被改编,早在多年前张艺谋就将其搬上银幕,在欧洲乃至全球许多国家热映。余华说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让他挺惊讶的:“我觉着它和我的小说一点儿也不像。当时电影小范围放映后,也有很多人跟我投诉,说张艺谋改了很多,但我并不介意。”
后来余华的《活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海外发行,每到一个国家参加活动,老外都会先安排放映一遍电影《活着》,“很多时候记者还要我‘代表’张艺谋回答问题,当然我后来知道让我‘代表’,是张艺谋太贵人家请不起。”
“成功或失败都与我无关”
回顾小说创作之初,余华感慨也曾遭遇瓶颈:“在写《活着》之前,我还算是个先锋派作家,写《活着》前面的一万多字时,我都是用《在细雨中呼喊》的叙述方式,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倒并非是我对题材丧失了兴趣,而是发现了自身叙述上的问题。为此我转换了表达方式,尝试让福贵自己讲自己的故事。福贵是个没文化的人,为符合人物身份,我的用词力求简单,即便要用成语也挑那些家喻户晓的,作品很顺利地写完了。当时就感觉写作的叙述方式不该一成不变,应该和题材相吻合的。后来才认识到,其实我的人生态度也随着福贵悄悄发生了变化。在别人眼中,福贵的人生充满苦难,可在他看来,却有无尽的快乐。这让我顿悟,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正是有着这份心境的改变,余华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很独特,对于爱作的“被改编”,他百分百放权,“只有笨蛋才会忠实于原著,哪怕改得面目全非我也不会有意见。”余华坦言,“任何一部作品的改编都带着创作者自身的感受,所以话剧《活着》若成功,请把掌声都献给孟京辉以及黄渤、袁泉等主创,不要给我,这不是我的功劳。话剧剧本筹备到现在我没有做过一点点的贡献,以后也不会做,所以若不成功,虽说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你们也骂他们别骂我。”
为将《活着》这部大作搬上舞台,孟京辉导演集结“优势兵力”全力进行创作,《活着》的精神演绎也力求极致,为此该剧选角历时半年之久,最终敲定了福贵和家珍的扮演者黄渤、袁泉。导演孟京辉认为,担纲此戏主要角色的演员特别要具备几个条件:对人的心理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舞台力量有极强的把握力,对人性、生活、历史有丰富的体验,以及诚恳的感受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导演透露,此戏选角很看重演员个人气质与作品精神的契合,而只有演员本身具有清醒、决绝的历史观和强大的生命意志,才可能真正贴近此戏的宏大气度。
据悉,该剧将于2012年9月4日至9月9日在国家大剧院全球首演,之后将前往杭州、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巡演,并有望受邀赴柏林、罗马、墨尔本、首尔、布达佩斯等城市进行国际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