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洋首发笑话专辑 缔造80后励志楷模(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11:09  新浪娱乐微博
王洋 王洋

  他租住的乌鲁木齐王家梁的“家”,不远处,有一个卖小笼包子的,每笼1.5元,豆腐脑5角,每天早晨,他都要买上3笼包子,吃两笼,将剩下的一笼当做午餐,这是2007年,他的“特殊伙食”一直吃到08年年底。还有一次“演出”回来,因为饥饿,他走到南湖路一家肯德基店,站在窗户外看了很久,里面灯火通明的灯光和脸上荡漾幸福的客人让他羡慕不已,但他不敢进去——口袋里的钱少的可怜,他看了一会,转身慢慢走回到租住地。在他的心里,有一个想法:总有一天,他会将它们吃个够。

  那也是发生在他打工生涯里的一件事。2007年1月的一天,对于王洋来说是最寒冷的,凌晨下班,他从乌市文艺路步行回王家梁社区,正走着,迎面走来两个年轻人,没等王洋反应过来,他已经被紧紧地逼到了路边。看到这阵势,他又恐惧又无奈,任凭那两个人劫匪不停地摸索他的口袋。

  他哪有钱啊,只有当天的演出费,演出完就随手放在贴身的演出服里了。两个劫匪什么也没搜到,气急败坏地将王洋打倒在地,抢走了他的羽绒服。他躺在地上瑟瑟发抖,双手紧握,望着夜空想着自己不幸的遭遇,他放声大哭,声音哭到沙哑,直到天亮他才缓缓地走回家,鼻涕在嘴边冻成了冰疙瘩。那一刻,他发誓:只有成为专业的相声演员,才能有所谓的尊严,反之,什么都不是,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王洋打工期间,并没有熄灭骨子里那始终跳动的相声的火苗,打工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在酒吧为客人表演他的拿手绝活——相声,这样每晚就有40元的演出费。这40元对他来说,除去吃饭、来回车票,已经所剩无几,但他兴奋,这样他就可以边挣点钱边边和自己挚爱的相声相依相伴了。

  在餐厅说相声最让他担心的是在表演过程中还要应付一些无理的客人。那时,他每天晚上虽说能拿到40元,如果老板不满意,40也无法保证拿到手的。由于工资很不固定,每当想起自己还在上学的妹妹,他就极力省钱,平时连4元钱的牛肉面都舍不得吃。他为了节约钱,每天晚上下班就步行7公里回家,他经常在步行的路上笑着对自己说:步行,让我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心智。

  开始有人约他去串场子说相声了,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他自己分析,有人听他的相声,说明他有了喜欢自己的观众。渐渐地,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新人婚礼都将他叫去当司仪,司仪的工作落到了一个没有经历过婚姻,孩子气的王洋手里竟然做的呱呱叫,新人们都很满意。出色的司仪主持,让他拥有了一批新婚夫妇朋友。

  如果苦难给你一记耳光,当风雨过后见彩虹时,那记耳光就是绚丽的七彩颜色。这就是王洋奋斗的经历,在为相声奋斗的路上,渐渐地,他的经济也有了好转。

  抉择·天道酬勤

  1989年6月24日,王洋出生在新疆喀什的一个普通家庭。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王洋快乐地成长着。从小就能歌善舞的他,上了小学后,更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生的浓眉大眼的他也有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名人。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小王洋偶然听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老师的一盘相声磁带,他被这种能让听众哈哈大笑的说话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他知道了这就是相声。从那以后,王洋着了魔似的买来一盘又一盘的相声磁带,跟着复读机反复练习、琢磨。在不知听坏了多少盘磁带以后,王洋的相声已经说得有模有样了。

  他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是在三年级的学校元旦晚会上,那是妈妈为他创作的相声,不出所料,他的相声赢得了一片掌声,全校师生记住了这个会说相声的“小家伙”,也正是那一次略显稚嫩的演出,让王洋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发展方向,舞台带来的自信,让他更加坚定了从事相声这个行业的决心。

  在就读新疆艺术学院那时,他师从新疆著名影视戏剧表演老师高月。2003年,他开始跟随武警8660部队战士业余演出队曲艺演员范永军学习快板表演,并于2007年正式拜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新文哏代表人物”宋德全为师学习相声,赐艺名“天山”,又在专业上得到师爷“文哏大师”苏文茂和被誉为“新疆侯宝林”的孙士达、“西部笑星”张保和及高建新、郭胜等多位曲艺名家的指点。

  说起拜师,那还是2006年的事。他代表新疆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新人、新词、新曲大赛”,一举夺得表演组专业金奖。也是通过这次比赛,王洋结识了担任评委的相声名家宋德全老师。王洋独特的表演方式深深吸引了宋老师,从那以后,两人便时常通过手机和网络联系。2007年6月21日,宋德全老师正式收王洋为徒,王洋从师父那不仅学到更专业的相声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008年1月,王洋接受了中石化西北局塔河油田采油一厂的邀请,给塔河油田采油一厂的春节联欢晚会编排一个群口快板。一星期之后,因为一位师叔临时有其他演出任务无法参加新疆兵团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录制,便推荐王洋参与录制。王洋犹豫了:兵团卫视是卫星转播的电视台,上了兵团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会有更多的观众看到他的节目,可是他已经答应塔河油田采油一厂了,只能选一个,怎么办呢?他感到难以取舍。王洋在迷惘中给师父打了电话,师傅告诉他:“祖师爷说未曾学艺先学礼,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他理解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兵团卫视的邀请,专心致志地给塔河油田采油一厂排练节目,节目演出后得到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了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王洋与多位演艺人士创立了新疆首个由专业演员组成的“天山爱心艺术团”,义务为弱势群体、社区以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举行慈善义演。几年来,他结合社会热点和有趣的社会现象,一共创作了40余个快板作品,将更多的笑声带到了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居民的身边。

  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看到苦难中的灾区人民,王洋心里非常难受,彻夜难眠。除了力所能及地捐款捐物外,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灾区的人民做点事情。他随后组织了几位新疆演艺圈的朋友,在社区搞了几场抗震救灾义演,并将所有的收入全部通过红十字协会捐献给了灾区。

  2009年11月,从小在新疆长大的王洋离开家乡,到艺术氛围浓厚的北京学习曲艺知识,他谦虚好学的精神,受到许多相声老前辈的赞赏。周围许多亲朋好友都劝王洋以后留在北京发展,毕竟机会多,再说王洋自身条件又好,容易出名。

  面对名和利的诱惑,王洋也有过心动,但他始终记得自己当初来北京的目的。2010年王洋去天津看望师爷“文哏大师”苏文茂老先生时,苏老语重心长地对王洋说:“孩子,在西北地区,特别是在新疆,需要培养相声的观众,相声的土壤,学成后你一定要回到新疆。在那里把相声艺术传承下去,别让它断了,把相声艺术在新疆发扬光大!”师爷的教诲更加坚定了王洋的信念,他婉言谢绝了亲友的好言相劝,两年后,他毅然回到了新疆,并把自己在京津两地学艺的心得学以致用,成功登陆了2011年新疆卫视春节晚会,表演了由他改编的相声《兔年欢歌》。

  多次参加比赛均获名次加上各类演出及慰问活动带来的名气,小小年纪的他一路走来,已经名声在外。找他参演、主持的活动不断,而所有这一切,都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勤奋分不开的,这是上天对天道酬勤的人最好的馈赠。

  远方·笑筑边疆

  王洋在同龄人中算是佼佼者,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与他年轻的心中对于相声艺术的执着无不关系。

  走相声这条路,认识他的人都很难理解,他们认为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孩应该对舞蹈、钢琴这些时髦的东西感兴趣,怎么会对相声情有独钟?并且是在新疆相声冷门的情况下还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王洋回答道:“相声是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它是文化人民的智慧与语言魅力,与京剧一样,是国粹,是需要保护凝结了缔造中华与传承的艺术门类,只有有序不断的新人辈出,才能将它发扬光大,并让更多的人去享受这种华人文化的艺术魅力。”

  让他之所以坚守的理由是他心中的痛。因为,目前在新疆,相声成了断代的艺术,也就是说,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新疆相声名嘴“高建新、郭胜、老铁和荣卫之外,还真找不出年轻的相声演员,相声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既然没有相声新人出来,也就相对缺失了年青一代的新思维、新创意的新作,没有新作新曲,了解新疆相声的人也就更加少了。

  王洋的相声走的是一条新疆本土化路线,融合新疆本地方言、民俗、民风元素进行创作的相声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因为演出机会少、关注度低,所以让更多的人接触显得非常困难。他感到难过的是,这两年来新疆参加新疆春晚的内地相声演员,用新疆话“倒口”(相声界将学方言成为“倒口”)的相声还要让他来教,他感到非常难过。“我把我的幽默给了他们,我却是一个旁观者”,这是他真实的内心感受。

  其实年轻人不是不爱听相声,而是现存的相声大多内容陈旧,思维太定式,不能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他认为相声是讲究雅的、逗的,但也要让节目“俗”,不是庸俗、媚俗,而是通俗。所以,王洋一直在致力于节目形式、内容的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并进而喜欢上相声这门传统艺术。

  王洋也在尝试着用更多方式来推广和普及新疆相声艺术,他建立了新疆首个相声演员博客、首个微博,用新兴媒介发布新疆相声艺术的新闻和艺人信息。一方面,他也想把新疆的相声做一个文化品牌能够推广出去,为新疆的相声艺术争取到一个和其他艺术类型等同的地位,这是他正在付之行动的动力源泉,也是不断行走在相声这条路上的执着信念。

  在新疆,说相声的人本来就不多,年轻人就更少了。他作为新疆第九代相声演员的大师哥,肩上的压力自然很重,但面对新疆相声业的萎靡不振以及专业相声人才的缺失,王洋又倍感欣慰和责任重大。虽然年龄小,但是,他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的人,怎样复兴传统艺术,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并能发扬光大,这是他想的最多的问题。

  他精心整理着一份新疆相声演员的“家谱”,并筹备成立新疆第一个相声茶馆“天山笑声俱乐部”,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一堂,充分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开这个相声茶馆,王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挖掘和培养更多的专业相声人才,为一直不景气的新疆相声注入新的活力。热心的王洋不仅在舞台上努力说着相声,在生活中他更是无私的奉献,逢年过节他就会带着师弟们去拜访老前辈,谁家有婚丧嫁娶各类事宜王洋总是会推掉自己的演出来帮助协调和组织,在新疆相声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人缘。

  作为相声的两位恩师,分别对王洋寄予厚望。宋德全(中国煤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说:“王洋有着刻苦学习的毅力,有着为大家服务的好品质。也有着对新生事物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爱相声,爱新疆,这让我很感动!”他的义父,新疆著名相声演员高建新说:“王洋是相声第九代传人,他特别能吃苦,在社会上也特别能做到无私的奉献,这一点值得同辈相声学员及青年演员们学习。对于未来,他则希望王洋能更好的发展,把相声事业在西北地区传播开来。他总是告诫这个师侄要踏实地写出自己的作品,因为只有创作出流传经久的好作品,才是一个相声演员成功的标志。”

  王洋有句著名的学艺口头禅:生在南疆,长在北疆,学在全疆。这是他风雨兼程学艺的写照。走了10年相声道路的王洋,已经非常清楚自己今后的道路,他坚信一定要矢志不渝地将相声说到底、说到老,尤其是新疆相声还是一片浩瀚的沙漠,他希望能在这片沙漠上培育出一朵娇艳的相声之花。对于以后自己的相声道路,他调侃道:“相声对于我,比生命还重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就是因为相声带给我全部的生命活力,如果没有相声,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对于名与利,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可以说,除了相声,我一无所有。”王洋相信那句话:没有什么成功可言,唯有坚持。

  后记:

  今年是王洋学艺10周年纪念、相声正式拜师5周年纪念。王洋在相声道路上的脚步越走越远,已经小有成绩的他在6月24日发布自己的首张笑话专辑,这也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是对妈妈和妹妹两位亲人最好的献礼,他想告诉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喜欢王洋微博里的一段文字:这个夜,失意的人写下失意的文字,只有失意的人才能懂得。明天一早,振奋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茄子版王洋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属于敢于创新和奋斗的人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编: candy)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