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 6日,台湾果陀剧场(微博)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以下简称《14堂课》)在国家大剧院(微博)连演四场,场场爆满。台湾“老戏骨”金士杰无疑是全场的焦点,在参与本报观剧团的20名读者中,100%都表示喜欢他的演出,为该剧打出了平均88分。更有观众表示“仅金士杰一人就值回票价”。
金士杰表演具说服力
《14堂课》是一部轻松简单的温情小品,全剧由老师莫利与学生米奇的对话组成,其间穿插米奇的自述与回忆。金士杰在剧中饰演患有“渐冻症”的社会学教授莫利,演出最开始时莫利是个性格开朗、爱跳舞的老头儿,而生病之后,他的身体逐渐开始不受控制,金士杰在表演上抓住了“渐冻症”病人每个时期的行动特征,富有层次感,很具说服力。
“心灵鸡汤”故事很温馨
由畅销书《相约星期二》改编而来的《14堂课》,“心灵鸡汤式”的故事虽不见深意,但以“温馨动人”取胜,除了金士杰和卜学亮(微博)精彩的表演,导演杨世彭简洁灵动的文本处理,精致的音乐和舞美,全剧整体清新流畅。剧中的台词也让很多观众铭记,如“没有人可以单独生存,唯有相爱”。其中“泪点”最高的台词是尾声时金士杰那句“米奇啊米奇,我终于让你哭了”,几乎让一些观众掉下眼泪。此外,也有观众表示,剧情有些沉闷,全剧又很长(两个多小时),因而“看着有点累”。
■ 导演说
北京观众领悟力好
台湾戏剧导演杨世彭已不是第一次带戏来北京演出了,从1995年的《次神的儿女》、2002年的《谁家老婆进错房》到2008年香港话剧团的《德龄与慈禧》,《14堂课》是杨世彭来北京演出的第四台戏。接受新京报(微博)记者采访时,杨世彭说:“北京观众的反响很好,领悟力也好,能感觉到他们在安静地听,安静地吸收。”从该剧每晚谢幕时分观众的起立鼓掌便可知道,北京观众对这部戏的喜爱程度。
■ 业内声音
内地很难找到像金士杰这样的演员,他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因为长期醉心于舞台,你看他的表演,他整个人都是完全属于舞台的,从内到外都有一种有别于一般影视演员的独特气质。——著名评论家、翻译家童道明
金士杰老师的表演非常精准。两个人的戏很难弄,导演对剧作极简的处理我很喜欢。整部戏以精巧的方式,达到了一个比较深的位置。——电影导演宁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