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祖籍山东高唐县,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的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并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他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读者中引起颇多关注和巨大震撼,被誉为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抒写真实而艰苦的生活。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语言秩序的表达,使其作品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余华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此外他还著有多篇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活着】是余华的风格转型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在结构上,仍能带给读者富于电影感官、戏剧性和无限想象的先锋体验。
余华是中国最享誉世界的作家。
——意大利《日报》2009年5月16日
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
——法国《世界报》2009年5月
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德国电台2009年10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