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筹建两个中型剧场缓解“买票的忧伤”

2012年10月15日10:26  新京报 微博
  北京人艺纪念建院六十周年的原创大戏《甲子园》首轮演出就售票火爆,并加演了9场。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北京人艺纪念建院六十周年的原创大戏《甲子园》首轮演出就售票火爆,并加演了9场。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林兆华导演的《天鹅之歌》9月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演,开票仅十分钟,第一周的票便已售罄。王雨晨 摄   林兆华导演的《天鹅之歌》9月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演,开票仅十分钟,第一周的票便已售罄。王雨晨 摄
《喜剧的忧伤》二轮演出10月9日开票,两个小时就已售罄。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喜剧的忧伤》二轮演出10月9日开票,两个小时就已售罄。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北京人艺纪念建院六十周年的原创大戏《甲子园》首轮演出售票火爆,人艺破天荒决定加演9场,将原定于10月7日结束的演出延续至10月20日。而在10月9日,《喜剧的忧伤》二轮演出开票,除此前由企业包场的少数场次外,12场演出共近一万张票均在当日上午九点半向会员及广大观众销售。开票两小时后,所有演出票全部售罄。

  通常,看一场北京人艺的戏有三种购票渠道:票房发售、电话预订和网络即时交付。但是想买到一张像《甲子园》、《喜剧的忧伤》这样火爆的戏票,光是这些还不够。因为票房发售有可能要排上长龙,还未必能买到;电话预订也有可能遇到占线而与票擦身而过;网上购票也可能因为网站带宽问题而无法打开页面。

  为了解决“买票难”的问题,人艺表示,未来几年计划新增两个中型剧场,同时会带来更多优秀剧目,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 现场

  开票两小时售罄

  10月9日上午9点半,《喜剧的忧伤》开票。开票前半小时,人艺票务中心给“人艺之友”会员发送提示短信。二十分钟后,人艺官网将网络带宽扩容到日常带宽的300%,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访问量高峰。9点半,《喜剧的忧伤》正式开票,为抑制黄牛倒票现象,推出“限购令”——每人限购5张。要知道,人艺历史上许多戏都有过“限购令”,但一般这仅针对低价票。此次《喜剧的忧伤》却是无论票价高低,一律限购5张。9点半,首都剧场院内已经排起长龙,队伍里不乏人艺自己的员工,甚至这些内部人士“起码有一半排队也没买到票”。9:55,网络带宽资源不断突破峰值,出现网络拥堵现象,网络带宽被调整至日常带宽的400%。距离开票不过两个小时,全部零售票售罄。微博上观众们有人狂喜,有人惆怅。截至发稿时分,《喜剧的忧伤》本轮的票房定格在了536万元。

  ■ 观众反应

  “首都剧场一楼最后一排从年初《家》280元,9月《甲子园》380元,到今天《喜剧的忧伤》480元。如果连北京人艺都这样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如果黄牛横行,真正热爱戏剧的人,连一张话剧票都‘抢’不到。算了,你们去疯狂吧,尽情狂欢!我静静看这红火场面奏响中国戏剧的挽歌!”(观众“阿之Li”的微博)

  人艺回应

  新增两个中型剧场

  “买票难”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戏好看”,恰恰说明了话剧市场日趋成熟,热衷于人艺的话剧观众也日益增多。但首都剧场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每个晚上只有九百多个观众能走进来看戏。因此,短期内精品剧目“买票难”的局面还会持续。此次《喜剧的忧伤》确实票房火爆,人艺自己的员工也都是排长队买票,而且还有起码一半的员工排队也没买到票。针对这个情况,未来几年人艺计划新增两个中型剧场,同时也会更多地创作演出优秀剧目,给观众更多选择的空间。

  ——孙丹(北京人艺宣传处处长)

  ■ 票房火爆原因

  首轮破纪录,二轮预估乐观

  为什么看场戏这么难?请注意,你要看的可是《喜剧的忧伤》。这部改编自日本编剧、导演三谷幸喜《笑的大学》的话剧,去年7月21日至8月9日在首都剧场首演时就大受欢迎。作为陈道明阔别话剧舞台三十年的回归之作,《喜剧的忧伤》还未开演就备受关注,上演后即成为继《窝头会馆》之后又一出角儿好、戏好的口碑大戏。

  建组时陈道明就放言,《喜剧的忧伤》首轮演出即是“绝版演出”,而后18场演出未演先火,票房突破400万,创下北京人艺历史票房纪录和北京话剧市场20年的票房纪录。去年演出后,因观众热度持续不减,陈道明也大受鼓舞表示明年还演。不仅如此,还有内部消息称二轮《喜剧的忧伤》陈道明将与何冰互换角色。尽管到了今年,由于角儿们实在太忙,互换角色没能兑现,二轮18场还是上档了,虽然因为企业包场,18场中只有12场向普通观众开放。

  据北京人艺宣传处处长孙丹介绍,此次《喜剧的忧伤》二轮演出,剧院方面对票房的预估非常乐观,因而此前宣传上非常低调。人艺的包场主要售给剧院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如北大方正集团等。孙丹告诉记者,此次18场演出中有6个包场,因包场需求很大,票务营销部门已尽可能压缩了包场场次,以保证更多普通观众能买到票。

  北京人艺在前一年年中前就开始进行第二年艺术生产计划的制定。档期安排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和工种,这个过程要经过十几稿的协调才能最终敲定。

  其实不只是这部戏,今年以来,人艺多部剧目都面临一票难求的境况。不仅《家》《天下第一楼》等剧票房喜人,像《李白》《哗变》这样的历史剧和外国戏票也同样供不应求。最近首都剧场正在演出的《甲子园》、人艺实验剧场演出的《天鹅之歌》《论烟草有害》也都创造了新的票房佳绩。

  ■ 观察

  剧场消费上,我们选择不多

  这个问题(“买票难”)现在无解。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娱乐生活单调,文化生活枯燥,人们的选择太少。当前文化消费的分众没有完成,本来应该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不是这么扎堆。但在剧场消费上,我们又没有太多的选择。如果是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一次看不着,下次还有。

  我们现在还停留在猎奇、看明星的阶段。人艺也是个特例,只有他们的明星戏才是真正的卖方市场,其他戏都是买方市场,原因就是稀缺。长远来说,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放,才能出来更多好作品,观众有更多选择,就不会去跟风了。

  作为剧院来讲,还应该守住底线,国家剧院不应该因为票房好就趁机提价,这是不正常的。此外还应该尽早售票,公开售票情况,提高效率。为了防止黄牛倒票,他们这次严格限制购票数量是对的。

  口述:杨乾武(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 建议

  提前卖票不容易造成拥堵

  上话的戏一般提前半年到一年卖票。比如明年10月我们有三部戏,今年5月就开票了。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来培养观众提前买票看戏的习惯,在纽约和伦敦早就是这样了,提前卖票就不容易造成观众的拥堵,也不会排了队还买不到票。戏火总归是好事,火的戏全世界都买不到票。但作为剧院,要把信息提前告知观众。

  口述:喻荣军[微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责编: 葱尾)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