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 田沁鑫将戊戌变法变成历史课

2015年12月18日 12:56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法源寺》让我们看到田沁鑫重新回归自己擅长的中国历史题材,再次发挥了她真正的才华。

老艺术家黄小立和李永贵饰演慈禧身边的重臣 老艺术家黄小立和李永贵饰演慈禧身边的重臣
历史造化让方旭饰演的康有为由一个世纪的先知变成下个世纪的小丑 历史造化让方旭饰演的康有为由一个世纪的先知变成下个世纪的小丑
田沁鑫用一座寺庙置放历史 田沁鑫用一座寺庙置放历史
奚美娟饰演的慈禧说出女性不能承受之重 奚美娟饰演的慈禧说出女性不能承受之重

  田沁鑫[微博]导演近年逐渐形成一套戏剧语汇:演员频繁跳入跳出剧里剧外,时而对话时而自白;自白时不仅自陈心语,还多有自身行为叙述,甚至完全以演员身份做剧情注解;台词绵密无缝,不给观众盘桓细节的时间,又夹杂时兴语言甚至网络用语,与非当代的戏剧题材形成强烈反差。综合来看,田沁鑫的这套语汇带有浓烈的“间离”追求,它在破除几乎所有能给观众带来感性“体验”浸入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观众改用理性“间离”思考,“不要融入故事,要旁观故事,思考其中道理”。

  田沁鑫的这套戏剧语汇,可能是她的“上帝视角”。她不再钟情于娓娓道来一个故事,而执着于借戏与观众分享、探讨她对人生、世界的诸多看法。由此而言,展现、反思戊戌变法的《北京法源寺》就比展现、反思人妖情缘的《青蛇》让我舒服得多,甚至可以说,《北京法源寺》就是我眼中田沁鑫近年的最佳作品。

  在《北京法源寺》中,田沁鑫的这套语汇进一步升级:整个剧本最内层虽是戊戌变法,但其上却又套上了一层“多年后法源寺小和尚与方丈一同探讨戊戌变法”的结构。于是所有戊戌变法人物全部变成两位僧人脑中(更是田沁鑫脑中)的角色,可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能完全不受具体时空羁绊,仿佛去世后在天堂中具有全知视角的人物。这种结构更加方便田沁鑫将历史信息、细节、言论、版本、评点等熔于一炉、随取随用,进而将《北京法源寺》彻底变为一场“戊戌变法面面观”的历史课。

  长篇大论的台词背后,是田沁鑫从李敖的同名原著小说开始,对戊戌变法历史材料与研究的细致梳理;从最终呈现看,田沁鑫并未力求给这段历史与其中人物非黑即白的功过评说,她将所有观众熟悉与不熟悉的历史侧面均不加偏心地呈现,其目的可能已超越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纠缠,而在于给观众传达一种大的观念——历史是复杂的。观众,尤其是对历史有兴趣的观众,无疑能从《北京法源寺》中得到强烈共鸣。

  但《北京法源寺》中田沁鑫的这套语汇还是留下了一定遗憾——完成度不足。首先,这套语汇对演员提出巨大挑战,且不论海量台词演员难记,勉力记住后还需揣摩台词在跳入跳出时的不同表现、情感的收放差异,这一点除舞台经验更为丰富的奚美娟、方旭处理较好,其他年轻演员只是“尽力了”。从导演层面而言,《北京法源寺》如果不下大力气做舞台创意,容易陷入“演员不停说,场面顾不上”的局面,而《北京法源寺》最终除个别场次较有场面感外,很遗憾未把舞台用活,甚至临近剧终都出现了演员干脆直接站在台口向观众呼号的景象。全剧的节奏、气氛零碎散乱,不仅演员自身无暇控制,导演也缺乏通盘设计。总之,如果观众对《北京法源寺》的历史题材不感兴趣甚至不甚了了,那观赏过程还是比较辛苦的。

  《北京法源寺》不仅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田沁鑫重新回归自己擅长的中国历史题材,再次发挥了她真正的才华,而且借此将她的这套语汇更上层楼。摆在田沁鑫眼前的挑战绝不只是能否坚持,更在于如何将她的这套语汇精益求精,与作品相得益彰,于细节经得起推敲。(奚牧凉)

(责编:pp)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发死人财?黄家强因beyond被骂太冤

黄家强因beyond再次被骂了!这次更是被冠上了发死人财的恶名。[详细]
发死人财?黄家强因beyond被骂太冤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