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本》杂志:共忆三十年 面向新时代

2015年12月31日 10:21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和《新剧本》杂志共同举办的“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新浪娱乐讯 12月24日,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和《新剧本》杂志共同举办的“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站暨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

  本次会议旨在盘点三十年来新剧本杂志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共同成长的历程,对杂志在全媒体时代下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度讨论,与北京戏剧界同仁共话杂志未来。参加研讨会的嘉宾有《新剧本》杂志的创建者前主编徐恒进、原副主编张永和,有长期支持和帮助新剧本工作的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新剧本》杂志编委周由强,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管理处副处长张俊杰,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原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评论家、《新剧本》编委解玺璋,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戏剧理论家、评论家林克欢,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刘树纲,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中国国家话剧院[微博]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中国武警文工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导演王宝社,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系主任彭涛、麻文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剧评人陶庆梅,《文艺报》编辑、记者、剧评人徐健,北京京剧院国家二级导演白爱莲,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导演赵淼[微博]。同时,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了十几家媒体人,共同为新剧本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并邀请到剧场方代表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婧、天桥盛世投资集团节目制作中心总监王鹏鹏、天津大剧院演出中心高彦,共商未来合作计划。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新剧本杂志主编王珏主持。她表示新剧本杂志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在这三十年里有过困难,有过挫折,能够坚持下来,依靠的是全国戏剧界人士的关心和爱护。三十年来,《新剧本》伴随了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戏剧的发展,通过播放《新剧本》三十周年纪念视频,与会嘉宾看到新剧本杂志在三十年来刊登剧本六百余部、评论文章逾千篇,与上千名优秀的编剧、剧作家、导演、评论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话剧、戏曲、影视、曲艺和艺术评论的领域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而后,执行主编林蔚然向在场嘉宾和媒体展示了《新剧本》剧本库、新剧本互惠联盟App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编剧人才培养计划。《新剧本》剧本库、新剧本互惠联盟的成立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编剧人才培养计划展现了新剧本杂志走向数字化,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信心,代表着新剧本杂志在全媒体时代转型的开始,体现了新剧本杂志的血脉传承,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社会责任。

  新剧本杂志原主编徐恒进回忆了《新剧本》创建的缘起和过程,他表示《新剧本》杂志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既要守住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把利剑,要挥剑向前,坚持走下去,才能走出一条生存之路。林克欢认为,《新剧本》杂志已经介绍了很多国外的剧作家和剧作,应在此平台上把这些国外的优秀剧作资源和国内新剧作家培养机制结合起来,转化为本土化的戏剧。王宝社表示《新剧本》做得有声有色,每年都有新的面貌,令人敬佩。《新剧本》应承担起推进中国戏剧剧评体系建立的职责。吴晓江表示新剧本杂志在当前分众明确的市场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服务读者,今后应更精细和专业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戏剧从业者和爱好者,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吸引并引导年轻人,争取潜在的读者。陶庆梅认为《新剧本》应该在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的构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出更多更好的解读戏剧剧本的文章。白爱莲表示《新剧本》三十年来广受欢迎,是一份有态度和胆气的戏剧杂志。宋宝珍认为《新剧本》有文化,有人文精神,是一座把剧院、剧作、读者和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彭涛表示《新剧本》是非常亲切和贴心的刊物,是戏剧文学爱好者的家园,希望《新剧本》推出更多的专业剧评,推动中国戏剧的发展。刘树纲认为《新剧本》有定力、有品格,希望《新剧本》把握“正”和“真”两字,给予青年人一些正确的引导。麻文琦希望戏剧专业院校可以在未来与《新剧本》进行战略合作。解玺璋回忆了与《新剧本》三十年相伴的点滴,他表示《新剧本》求索多、贡献大,是戏剧专业杂志的好榜样,希望《新剧本》的选题更加专业,挑选更多有学术准备的作者,做出更加有深度的报道。徐健认为除了纪念和回顾《新剧本》三十年来的价值以外,更多的应是思索它面向未来的坚守与前行,希望《新剧本》能够继续发挥作为原创作品发表基地的作用,打造戏剧界的观点平台,引进更多的外国戏剧剧本,展示更多国家的戏剧面貌。王鹏鹏表示《新剧本》可以多介绍戏剧制作体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如何运作一部戏剧。高彦希望《新剧本》应更多出现在剧院的后台,接受从业者的检验,在剧本方向和平台性上也可以有更多的扩展,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变化。赵淼认为《新剧本》应当成为前沿和戏剧教育阵地,更多介入戏剧教育的普及工作。周由强表示《新剧本》应当多参与到校园戏剧当中去,在孩子们当中产生影响,希望《新剧本》守正、守本、守新,坚持自我,更上一层楼。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而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王珏主编再次向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表示新剧本杂志将不负众望,力争以更好、更新、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更多贡献。本次研讨会作为新剧本杂志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得到了北京戏剧家协会的大力支持。新剧本杂志作为中国重要的戏剧杂志,始终观察中国戏剧的发展,为中国戏剧原创作品提供发表平台,为全国各地的戏剧文化交流搭建桥梁,成为观察中国戏剧的一面镜子。新剧本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映照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变化。在京召开的本次研讨会,显示出《新剧本》杂志的新鲜活力,在新常态下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决心,《新剧本》杂志将积极为全国的戏剧事业打造更宽广的展示平台。《新剧本》剧本库、新剧本互惠联盟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编剧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的成功创立,标志着《新剧本》面向未来、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开始,《新剧本》以专业化为中心,坚持客观性报道,坚持发表关注现实的原创作品,努力在新媒体的大潮中探索自己的新方向。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新剧本》将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当代戏剧的舞台上,在三十而立之际,《新剧本》已开始自己新的征程。

(责编:pp)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胡歌怎样用自己的高情商征服一切?

胡歌可以做逗比小鲜肉,也可以做老干部,因为他的情商真的很高![详细]
胡歌怎样用自己的高情商征服一切?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