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为80后90后 用上海话把“繁花”撒在舞台上

主创为80后90后 用上海话把“繁花”撒在舞台上
2017年11月02日 06:02 新闻晨报

马俊丰透露担任舞台剧导演前就是《繁花》的书迷,他大胆提出希望用有时代特征的沪语建构台词,在舞台上形成独特的“繁花”语体。

舞台剧《繁花》年轻的主创团队舞台剧《繁花》年轻的主创团队

  记者 邱俪华

  晨报讯 昨天,舞台剧《繁花》在沪召开发布会,宣布项目建组启动,并公开售票。《繁花》改编自金宇澄同名长篇小说,小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舞台剧版计划用三季呈现作品的全貌,拼出一张城市全景大图。采访中,青年导演马俊丰透露,自己在担任舞台剧导演前就是《繁花》的书迷,他大胆提出希望用有时代特征的沪语建构台词,在舞台上形成独特的“繁花”语体。

  《繁花》的主创是一支年轻的梦之队——包括90后编剧温方伊、电子音乐家B6、多媒体艺术家雷磊、新锐时装设计师蒋琼耳的“上下”团队、台湾地区舞美设计李柏霖、灯光设计谭华等,作家西飏、剧作家曹路生担任文学顾问,沪语专家钱程担任沪语方言顾问。

  对于选择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的主创团队,昨天特地赶到现场的原著作者金宇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是更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追求的一群年轻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发现他们是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追求的一代人。因此,我很期待看到他们在舞台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想法并拿出更新颖的做法。”

  拥有这样大胆又年轻的团队,舞台剧版《繁花》能够成为上海方言话剧的代表吗?恐怕很多书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著中出现的1500多个“不响”会不会成为舞台剧改编的难点?导演马俊丰回答:“把‘不响’直接转化到舞台上,就是我们熟悉的‘静场’或‘沉默’,而这也是二度创作最为棘手的舞台手段。不响不是没有动作,有既复杂又微妙的东西在里面,它表现了某种地域性格,某种上海的典型性格,一种上海人特有的谨慎、矜持与内敛,是剧中人物的常态,也是一种处世智慧。”而为了让1500多个“不响”在戏剧舞台上飞翔起来,马俊丰决定借助电子乐与多媒体的手法,“很多人抱有一种陈旧的观念,认为电子乐很‘响’,多媒体太‘炫’,相信看完这个剧,他们会改变看法。”

  会成为怎样的上海方言话剧?《繁花》 第一季将在2018年1月26日的美琪大戏院向观众揭晓答案。

繁花发布会主创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