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湾的生猛 《十三声》带来艋舺街头鲜活记忆

来自台湾的生猛 《十三声》带来艋舺街头鲜活记忆
2018年10月28日 01:16 新浪娱乐

郑宗龙从小在台湾艋舺街头长大,他将自己儿时流连于街头市井间,学商贩手舞足蹈叫卖等一幕幕鲜活的记忆入舞。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摄影/刘振祥

  新浪娱乐讯 10月26日,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编舞作品《十三声》亮相2018国家大剧院[微博]舞蹈节。光怪陆离的影像背后是熟悉的市井烟火气息,林怀民曾公开评论郑宗龙和他的《十三声》:“他一步一步把自己走回万华,这是我很高兴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回家。……我万华就够赞了,挖毋免去尬纽约(我不必去纽约)!林强的节奏就够好了,挖毋免贝多芬(我不需要贝多芬)!”

  来自台湾的生猛 艋舺街坊的传奇

  当晚的舞台上,云门2的舞者用肢体的律动和声音的释放撞开记忆的闸门,在充斥着荧光色泽的声影迷宫中诠释一种来自台湾的生猛。

  十一位云门2舞者,上半场黑衣素裹,在舞台背景投影出的橘红斑斓的锦鲤注视下,舞动出各种失序、佝偻、诡谲、荒诞却独特的动作,运用喉咙里的肌肉,发出诡笑、嚎叫、异声与怪调,达到身体与声音的连结。下半场,绚烂迷离的舞衣,如跳动的荧光线条,仿若记忆中市井街头的霓虹闪烁,将旧时光景中的光红柳绿,带观众进入华灯初上的艋舺街头,在舞台上寻找那些模糊的记忆残片。编舞家试图在残片遗物中重现被遗忘忽略、褪色凋零的过往。在这过往里,有声音、气味、颜色、形态、故事。观众们所听到的声音,便是郑宗龙儿时记忆中街头广场卖艺的“十三声”,这位声线百变的口技艺人,幼声老嗓、可男可女的一人剧团,传奇身影风靡了艋舺街坊。郑宗龙带着年轻的舞者们穿寺庙、过茶室、绕巷弄,追寻那久远的声音与记忆,化为舞台上的说、念、唱、跳。

  编舞流连于街头市井 演绎众声众相

  郑宗龙从小在台湾艋舺街头长大,他将自己儿时流连于街头市井间,学商贩手舞足蹈叫卖、看街访邻居嬉闹、看暗夜霓虹灯闪烁等一幕幕鲜活的记忆入舞,创作出《十三声》,将台湾艋舺的色彩倾泻于舞台之上。而从街头小贩到云门舞集继任掌门的成长经历,让郑宗龙逐渐在传统与现代的“拉锯”中确立了自己的舞蹈样貌。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林强评价说:“他在创作上一直要求突破自己的惯性,从前喜欢用古典乐或西方当代音乐,肢体表现上也受西方舞蹈家影响,但《十三声》则是从万华的人生百态出发,从自己的生命经验里去找,让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成为创作养分。”

  此次,郑宗龙携手林强将有着浓浓台湾味道的声音注入了舞作《十三声》。林强曾多次参与侯孝贤、贾樟柯[微博]导演的电影音乐创作,屡获金曲奖、金马奖等奖项,2015年以《刺客聂隐娘》获戛纳影展会外赛最佳电影配乐。《十三声》是林强首次挑梁舞蹈配乐,他将台湾街头卖场旋律搭配电子乐,以前卫的节奏烘托舞者的肢体。《十三声》的创作团队还找出台湾屏东恒春地区的歌谣“满州小调”并邀请道坛的歌者教男舞者唱咒,用喃喃念诵的语声,以及这片土地上传唱至今的歌谣,再现出艋舺街头的众声众相。

  据悉,云门2《十三声》精彩演出持续至10月28日。

  (yp/文)

十三声艋舺台湾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