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13:07  新京报微博

1986年 1986年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1992年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1999年

新京报封面故事:暗恋“桃花”二十年(组图)
2006年

  很久很久以前,那还是蔡琴罗大佑的青年时代,当时他们常常去一个酒吧听民谣歌手唱歌。其中有一个他们很喜欢的民谣歌手,后来这个歌手很有名,只是他的出名却与唱歌无关。他的名字叫赖声川(blog)。二十年前,当他“弃音从剧”,成立台湾表演工作坊之后,就已注定他将有着非凡的人生。20年间,赖声川创作了无数作品,被奉为亚洲顶级戏剧导演,一部《暗恋桃花源(blog)》更是在20年间多次上演,成为“表坊”的“镇团之宝”、被封为“华语剧坛之翘楚”。

  今年恰逢《暗恋桃花源》首演20周年,为纪念20周年,赖声川在台湾和内地再次排演了这部经典作品,并再次掀起了来势汹汹的观剧热潮。那么,暗恋桃花二十年,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林青霞当年的电影版为什么会有争议?如今的最新版又为何不用话剧演员?还是让我们听听赖声川自己的讲述。

  第一版:搭架

  “当年参加创作的那一群人,都觉得那一次的工作好像一次怀孕的心情和喜悦,又像恋爱。我丢给演员一粒种子,演员们就去全心全意孵蛋了”

  1983年11月30日,年轻的戏剧导演赖声川在自家客厅里宣布,话剧《暗恋桃花源》剧组成立。这是赖声川创建的表演工作坊的第二出戏,而他此前与李立群、李国修合作的表演工作坊处女作、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几乎在一夜之间红遍台湾,这样的业绩为表坊的发展开了个好头。不过有前面的成功赖声川更觉得紧张,于是压力和重担全都压在了“暗恋”的身上。

  最初创作的《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便将其框架定在“两个剧团争夺剧场”这样一个主题和两个“戏中戏”的表演形式上。回忆起当初的灵感来源,赖声川表示这都源于台湾的混乱环境。

  有一次,赖声川听李国修讲到一次观看导演陈玉慧的《谢微笑》在艺术馆彩排时的偶然经验:当时《谢微笑》下午彩排,晚上首演,中间两个小时则被安插了一场小学生的毕业典礼。戏的彩排根本还没完,小学生就已经坐在台下了,另一边钢琴、讲桌都等着要搬上台。于是他在舞台上设计了许多干扰,推动戏剧往前走。这里的干扰,各种各样,有悲剧与喜剧的干扰,有演员和演员的干扰,还有导演和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等等:“暗恋”与“桃花源”两出戏同台演出之时,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经典时刻:剧场前台的服务人员算准了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一时刻回到剧场;演员李立群与顾宝明都亲眼见到过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有人当场笑得从椅子上翻了下去。

  对于《暗恋桃花源》的演出在当时造成的“盛况”,赖声川觉得并不奇怪:台湾的生活实在太乱了,这是台湾人共同的经历;然而身在其中,人们也能保持一种乱中的秩序。

  “正式的排演开始于1985年11月30日。最初是一周三天,到12月中旬变得比较密集,直到次年3月的台北首演。当时”表演工作坊“还没有正式的办公室及排练场,排戏的地点到过刘静敏的家、我的家,还有兰陵(剧坊)、云门(实验剧场)的排练场等。“讲到第一次排练的情景,赖声川说道。当他提出他希望以两个剧团争夺一个舞台为出发时,大伙立即热烈地讨论,是两个什么样的剧团在争夺剧场?在无数次辩论中,一个以演悲剧《暗恋》为主的三流剧团,与一个以演三流喜剧《桃花源》为主的江湖剧团诞生。而演员也各依特性选择了角色:以喜剧见长的李立群、顾宝明及刘静敏,即顺理成章地成为《桃花源》的演员,而金士杰、赖声川的妻子丁乃竺和金士会及管管则成为《暗恋》的演员。

  当时已入冬季,位于台北郊区的阳明山上正一天比一天冷,赖声川和丁乃竺的家里却一天比一天热闹。每个傍晚李立群、金士杰、顾宝明、刘静敏等演员由台北远征至阳明山,一进门,总是很有默契地分头淘米、洗菜、做饭、烤面包,嘻嘻哈哈饱食一顿后,各自捧着心爱的饮料,十分闲适地瞎聊一阵。看似无所事事,其实一件开心又严肃的工作紧跟着就开始了。

  “当年参加创作的那一群人,都觉得那一次的工作好像一次怀孕的心情和喜悦,又像恋爱。我丢给演员一粒种子,演员们就去全心全意孵蛋了。慢慢地,大家看见自己如果怀的是黄豆,生出来的也许是黄豆也许是绿豆,甚至是瓜。排练像游戏,演员们由生而熟成为知己。好像一群大人在玩小孩子的游戏,搞童年往事,好玩极了。”赖声川回忆道。

  第二版:暖身

  “时隔4年,重演时更换了不少演员,其中云之凡换成了当时已经红极一时的影星林青霞以及演员萧艾。这也是林青霞生平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出演舞台剧。”

  “暗恋”1986年的首演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很快成为“表坊”标志性的剧目。于是到了1991年,赖声川再次重排该剧。谈到重演的原因,赖声川说是为做好将要拍摄电影的准备工作。1986年到1991年的五年间,局势变化很大。内地开放探亲之后,《暗》反而可以更无挂碍地在主题上走得更深。一方面是往个人的心灵世界发展,另一方面走向更宏大的视野、更永恒而共通的生命真义。首演版本的通俗剧模式靠着真实事件的情感而成功地运转,现在这部通俗剧结合了更大的架构,辐射的命题更大,不再局限于两岸的关系。

  由于时隔4年,重演时更换了不少演员,其中云之凡换成了当时已经红极一时的影星林青霞以及演员萧艾。这也是林青霞生平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出演舞台剧。

  对于第二版演员而言,排《暗》更像拿了一个写好的本子排戏,与即兴创作的关系就没那么大了。演员拿到剧本,面对的是强烈的另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个性,会揣摩得很辛苦。而赖声川当时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他们不管原有的角色,去走出自己的感觉。同年该剧巡回美国和香港演出,轰动华人世界,而因为影星林青霞参与演出“云之凡”一角,让那次的演出更添光彩。对于1991年的那一次演出,台湾有评论说,“《暗恋桃花源》替情感洗一次三温暖”。

  电影版:奠基

  “‘暗恋’获奖后林青霞接到了追求她多时的邢李的祝贺电话,他就住在她的对面,并且已经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了一个庆祝酒会。也正是借这次机会,林青霞开始慢慢接受这位深爱她的商人。”

  1992年,赖声川以原班人马的演员,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指导,把《暗恋桃花源》拍成电影,在台湾上映并取得不错的票房后,《暗》又相继在国际影展大放异彩,拿下许多大奖。从那时起,林青霞饰演的“云之凡”也因此深入人心。

  “云之凡这个角色,是《暗恋桃花源》中最纯美的桃花象征;林青霞则是中国影坛以玉女形象屹立不摇的一颗明星。由林青霞饰演云之凡,是众望所归,却也在当初引起了一些争议。”赖声川回忆起当初选则林青霞的原因时说。

  原来,在加盟《暗恋桃花源》之前,林青霞早就有意与赖声川合作舞台剧,并放言“要演舞台剧,导演必须是赖声川”。但因为机缘未能如愿。1991年出演《暗》之前,林青霞正因拒绝出席“金马奖”而受到舆论及大众的负面评价,一度情绪陷入低潮。经徐克向赖声川的大力推荐,林青霞决定加盟《暗恋桃花源》的舞台剧演出和电影演出。当时舆论以及一些舞台剧的观众对此也抱有某种质疑态度,认为林青霞从未出演过舞台剧,怀疑她无法胜任云之凡这个角色。

  丁乃竺回忆当年的合作时,常常感叹当年的林青霞虽然是名冠天下,但在剧组中却与普通演员没有两样,完全没有耍大脾的现象,事后也和赖声川、丁乃竺成为密友。《如梦之梦》在香港上演时,林青霞和徐克专程赶去观看,享受连续8小时的剧场时光。

  1992年底,第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暗恋桃花源》在这届电影节上参展并获得青年导演银樱花奖,林青霞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在获奖后回到下榻的酒店,林青霞接到了追求她多时的邢李祝贺她获奖的电话,他就住在她的对面,并且已经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了一个庆祝酒会。也正是借这次机会,邢李让林青霞欠下了“一个无法偿还的人情”,林青霞开始慢慢接受这位深爱她的商人。

  1993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暗》以一种极快的速度默默地传递着。不过,恰成反讽的是,相对于台湾演出的大众氛围,在北京,却是在小圈子里流传。更多的默契来自创作者间的一种惊诧———对剧场是一种惊诧,对电影也是一种惊诧———原来还可以这样……

  第三版:重塑

  “采访中,赖声川似乎对每一个版本的排练过程都记忆犹新,这一版也不例外,他说当时的演出在台湾国父纪念馆举行,那是他比较不喜欢的剧场,2500个位子,太大了,音响也不是很好……”

  1999年9月,《暗恋桃花源》在台湾三度复排。在这次的演出中,中生代演员开始取代原创演员,云之凡由萧艾演出,老陶、袁老板由赵自强、冯翊纲演出。这次由9月4日开始的全岛巡演因921大地震而中断,许多巡回场次被迫取消。

  谈到三度重排的感受,赖声川说:“我是重新发现一些当年创作时的精神而感动。我重新发现,《暗恋桃花源》其实和《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一样,不需要什么特殊舞台条件,不需要庞大后台支援或技术配合,就可以演出。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在台上必有其功能。大部分的换景都是演员在观众面前换的,编剧的安排及导演上一切的舞台调度也都要考虑这些因素。当年我们巡回美国,除了秋千和桃花树请美国布景工厂制作之外,全部都是跟着我们托运行李。我们没有好的剧场,没有宽裕的预算去请很多后台人员……想到这些,也想到台湾剧场的当初以及一路走过来的路。那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限制与障碍成为那么大的激励。”

  采访中,赖声川似乎对每一个版本的排练过程都记忆犹新,这一版也不例外,他说当时的演出在台湾国父纪念馆举行,那是他比较不喜欢的剧场,2500个位子,太大了,音响也不是很好,结果他为演出单独做了一个砖墙,变成剧中的病房没有门,而云之凡是直接从剧场上的门上来的。当时演员们的压力也很大,冯翊纲和赵自强要接顾宝明和李立群,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萧艾就没什么问题,因为1991年她已经在巡演中演过云之凡了。不过大家还是接得很顺,观众也非常喜欢。

  06版:纪念

  “一些影视和综艺出身的演员反而对舞台有一种别样的向往,对排演都有很大的激情和投入,这让他觉得很满足,因为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经过20年的重演与复排,《暗》今年又迎来了它的纪念版演出。并且是台湾和内地同时排演。虽然今年台湾版,赖声川在形式上又有很大的突破,与台湾的歌仔剧团“明华园”合作,舞台上甚至还吊起了钢丝。不过内地版由于是第一次推出,赖声川还是选择了恢复20年前的最初版本。

  “‘暗恋’20年了,总想做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次选择和戏曲合作,也是因为台湾的舞台剧环境足够成熟,所以大家才能够明白在玩什么,放在内地就不一定合适。另外明华园的团长陈胜福也非常有意思,他在答应了合作之后,突然间三个月没有任何消息,直到最后才说OK.他来我家吃饭时,一直道歉并解释为什么他那么犹豫,因为实在是压力太大,觉得《暗恋桃花源》那么经典的一部作品,非常担心会被自己弄砸。而他是一个一辈子做事都很干脆的,只有在这件事上犹豫了很久。”赖声川说。

  此次内地版《暗》由袁泉黄磊谢娜(blog)何炅(blog)、喻恩泰等明星演员领衔主演,从演员名单曝光开始,媒体舆论就开始对这张赖声川的影视明星牌产生了争议,对此赖声川一番回答倒是很有道理。他说,内地的戏剧演员现在可能反而对影视剧的兴趣比较大,对舞台剧的兴趣不够那么强烈。与之相反,一些影视和综艺出身的演员反而对舞台有一种别样的向往,对排演都有很大的激情和投入,这让他觉得很满足,因为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初我和制作方确定这些演员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外界可能的质疑。不过我想等看到戏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了,我不会拿自己的作品开玩笑,特别是像《暗》这样的经典作品,更不会随意对待。有些事,不试是不知道的。当年林青霞出演云之凡的时候,大家意见也很大,说她从来没有演过舞台剧,怎么上台?结果后来她演得很好。还有李立群、张小燕、阿雅、卜学亮,都是和我合作过的综艺主持人,他们也都在舞台上有很好的表现。”赖声川最后说,他认为演员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导演如何调动他们的能量和优点,另一方面在于观众要相信,这些在综艺界取得过成绩的艺人,他们其实积累了很多能量,只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出来而已。

  鸣谢水晶、袁鸿(文中部分内容根据水晶《暗恋20年,只为桃花源》一文编写整理。)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天蓝

分享到: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