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以一支流传千百年的民歌《十二月等郎》作为主旋律的同名现代花鼓戏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亮相。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湖北省优秀剧节目演出周”的重头戏,此剧独特的样式、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带给观众清新感人的艺术享受。
如果只看《十二月等郎》的简介,很容易错以为这出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现代戏”会是一出概念化的大戏。改编自中篇小说《乡村留守》的《十二月等郎》,讲述的是农村的男人们进城打工后,留守女人从最初的无奈被动到奋发创业、从传统的依附男人到现代的自立自强的故事。不过《十二月等郎》没有被打造成一出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奔小康的“赞歌”,而是以一曲“情歌”的样式展开,一支串起全剧的民歌《十二月等郎》、一段撩人的感情故事以及一群率性可爱的农家女,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浓浓的抒情风格融为一体。
《十二月等郎》是一出融入大量现代元素的花鼓戏,也是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抒情歌舞剧,观众聆听清新的花鼓戏曲调,会想起歌剧《洪湖赤卫队》。《十二月等郎》处处透着乡村特有的朴实和幽默,时时闪现乡村女人的坦率泼辣,却掩不住此剧诗意中透出的悲剧色彩。从正月里送走村里的男人时依依不舍、反复吟唱的“不要走啊”开始,女人们进入了漫长的等待,带着一种惆怅、怀着一份思念,一种无法排遣的情绪渐渐感染到台下的观众,乡村的情事被处理得憨态可掬而又让人心酸。最后领着全村女人一起致富的苗子没有等回自己的丈夫,大雪中提着一盏红灯的苗子让人动容。
《十二月等郎》不仅在音乐上清新别致,其亦说亦唱的表演方式也把江汉平原上女人水灵灵的声音以一种纯净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该剧整个舞台是一个可以拆分成若干块活动的大平台,时而写实、时而写意。平台上是留守在乡村的女人们的天地,而当她们思念远方的丈夫时,天幕突然升起,男人们的身影蓦地出现,在那接天衔地而悬空的脚手架上,他们正怀揣着希望努力工作,雄浑的男声与深情的女声在夜空里交融。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