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京剧武生、老生。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谭元寿是当今谭门的代表人物。他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常演剧目有:《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问樵闹府》、《打金砖》等。1964年在现代戏《沙家浜》中饰郭建光,颇有创新。
昨日,在北京京剧院初次见到80多岁的谭元寿,一个精瘦老头,一寸长的头发早已花白,脸上是和蔼的笑容。如果他不在《群英会》排练现场走台,饰演鲁肃时一招一式,字正腔圆,你绝对想不到他就是谭派的第五代掌门人,他在《沙家浜》中饰演的郭建光更是家喻户晓。排练完了,记者单独与他聊起京剧和谭门艺术的来龙去脉和传承现状,老人思维清晰、十分敏捷。一见家乡的记者,他一开口就用武汉话说:“我是武汉人呀,我的祖父谭小培经常说,我们老家在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大东门外。”言谈中,流露出浓烈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近一小时的专访中,谭元寿谈及他小时候学戏吃了很多苦,但远不及他父亲谭富英学戏吃的苦头多,老人长叹一声,说不下去了,沉默良久,眼里泛出泪花。
采访手记 总算圆梦了
文/记者 袁毅 图/记者 熊波 发自北京
■回到江夏认祖归宗,你高兴吗?
谭元寿(以下简称谭):江夏是我们的发源地和家乡,回到江夏认祖归宗,我非常高兴和激动。一百五十年来我们谭家人始终没有认祖归宗,终于回家了。湖北武汉我去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是为演出而去,没时间去老家。这次回到祖居地,总算圆了我的梦,总算替我祖上圆了回家的梦。
■今天要如何传承谭派艺术?
谭:谭派艺术能文能武,唱法高亢,大气磅礴。要传承谭派艺术,就要从自己做起,从我、儿子和孙子做起,尽量让观众喜欢。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老戏迷已经作古,而新戏迷能否接受京剧、喜欢谭派?您有信心让谭派艺术再传200年?
谭:我有这个信心。票友当中学谭派比较少,因为谭派艺术比较难学吧,要文武兼备比较困难,年轻人肯下苦功夫的比较少。但我充满信心,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发扬光大的。从谭家来说,我又很着急,孙子谭正岩还没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他脑袋里没有别的,就是想办法继承谭派,能传承下去。
打戏打戏,不打不成才
本报记者向谭元寿介绍《武汉晚报》“谭门故乡行”系列报道
■您很景仰常香玉先生德艺双馨、“戏比天大”,您的座右铭也是“戏比天大”吗?
谭:对,我的座右铭也是“戏比天大”。我们干这一行吧,就要干出点样子来,不能糊里糊涂,混饭吃绝对不行!
■今天您第一个到排练场,现在生活很有规律,平时练声、吊嗓,还写写书法,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谭:第一个到排练场,我起得早啊!起床后就去遛弯了。遛弯完了,压压腿、踢踢腿,活动筋骨;一个星期,总要吊那么一到两次嗓。我最大的愿望还是把京剧发扬光大呀,多多争取观众,让观众知道咱们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1938年您入富连成科班元字科,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您怎么看待富连成科班和当今戏校的区别?
谭:最大的区别,过去科班是“打戏打戏,不打不成才”;新中国不许打人了,同学们学戏也心情舒畅了,不像我们那时是封建主义教育方法,学戏方法截然不同。
■谭富英在您眼里是个怎样的父亲?
谭:我父亲谭富英对我非常严格,培养我能够继承谭派,别到我这就断了。我的兄弟们很多,只有我从小打心眼里喜欢京剧。我1935年开始演戏,一直演到现在。
■您在戏校被打了30板啊,屁股都打烂了,血肉粘到了裤子上。父亲谭富英看了却说:‘你这叫挨打啊?还不到我的三分之一呢。’”有这回事吗?
谭:有这回事,我父亲确实是说过这句话。可想而知,我父亲学戏挨打比我还要挨得多得多……(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眼里渗出泪水)
谭元寿向《武汉晚报》读者问好
京剧绝不会消亡 我没有拿手的杰作
■除了天分和勤奋,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自身修为中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谭: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最不可缺少的是“精神”二字。精神和全身心寄托在舞台上,这是我最大的乐趣。按道理说,我这年龄无所谓了,不练练功、吊吊嗓,也没关系了,但我酷爱这个京剧艺术,这是我的精神支柱。
■京剧无国界,但它却有年龄之界,中老年人喜欢多一些,青少年喜欢少一些。您觉得京剧会不会有沦落、消亡的一天?
谭:只能争取让青年观众接受京剧、懂京剧,年轻人实在对京剧没兴趣,随他吧,这个不能强求的。让他们自然地去爱、产生兴趣,主要是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也好,传播京剧艺术,只能是这样。但是我相信京剧绝不会消亡的。
■京剧界有些声光电的创新,这些现代化手段会不会引起争议?
谭:新编历史剧都很好,比传统戏迈进一大步。完全是传统戏,青年观众也接受不了。创新,我个人看法,首先要继承,没有继承,就谈不到创新。传统戏有它的缺限,需要改革,改革也得在继承的前提下。我主张,戏校青年学生开蒙,还得拿传统戏启蒙,老戏一出不会,上来就是新戏,有很大缺限。
■对京剧进课堂怎么看?
谭:我认为这举措还是很好的,但要在同学们愿听、愿看的前提下,不要强硬灌输,要让青年学生知道京剧的来源和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
■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京剧也越来越走向边缘化,有些中老年人对一些年轻人扮的“老生”总有质疑,认为不地道不够味,不如谭派。
谭:允许人家这样看。慢慢渗透,就懂得京剧了。
■您一生扮演的人物众多,最满意的角色是什么?最拿手的作品是什么?
谭:哪出戏都喜欢,当然我最喜爱郭建光这个角色。我没有拿手的杰作,我就是根据老先生怎么教的、我怎么学的,我就怎么唱。当然在唱和念方面,也有所改动。
■您饰演《沙家浜》郭建光令人难忘。“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这样的精彩唱段,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谭:是啊。我们那时排《沙家浜》时,设计唱腔不是我设计的,有个唱腔组,以李慕良为首的很多人,大伙一块研究这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导演把话本和唱腔写下来、挑出来,唱腔组根据词意和导演要求,再把这唱腔创出来,反复多次改编。
■《沙家浜》是样板戏,你演郭建光“高大全”的形象心情舒畅、愉悦吗?
谭:当然高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能让我们演出,难得啊!当时都是破四旧,把我们家全抄了,那种环境和情况下,排出《沙家浜》不容易呀。
我顶多算“著名京剧演员”
■您对“京剧表演艺术家”这个称号怎么看?有人说,谭派掌门人谭元寿是国宝,您听后反驳说“京剧才是国宝,我只是—个演员而已”。
谭:“京剧表演艺术家”这种称号我不太同意吧,因为我们要是成了“京剧表演艺术家”,那么梅兰芳大师应该叫什么呢?杨小楼先生、我曾祖谭鑫培那该叫什么呢?没有必要抬得那么高。
我觉得“京剧表演艺术家”要从观众中来,观众认可的才行。没有观众基础,自封是不行的。我不是国宝,京剧才是国宝,我顶多够一个“著名京剧演员谭元寿”。我父亲教育我要实至名归,我始终记着这句话。
■梨园行素有“五世而斩”的说法,即传承不过五代人,但谭派艺术至今已有了七代传人,艺术界就有“一页谭氏家族史,便是半部京剧发展史”之说。您走上京剧之路,是基于传承家族衣钵的责任感,还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谭:最主要的是责任感。我父亲不在了,我就得扛着这杆大旗。谭派艺术一代代能够传承下去,这是我的责任,责无旁贷。
■听您说,孙子谭正岩五六岁时就被带到后台看戏,虽然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很好,但为了家族传承的这份责任,还是让他入戏校学戏了。谭门艺术传男不传女?
谭:对,谭门艺术传男不传女。谭派艺术发展到今日,各种因素都有,全靠天赋不行,没有天赋也不行。有天赋自己再刻苦、练功、学戏,你就能够成为很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