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邹静之“玩”歌剧 《西施》不写美人爱情(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9日00:12  新浪娱乐
邹静之“玩”歌剧《西施》不写美人爱情(组图)

歌剧《西施》编剧邹静之

邹静之“玩”歌剧《西施》不写美人爱情(组图)

邹静之聊《西施》剧本创作

邹静之“玩”歌剧《西施》不写美人爱情(组图)

邹静之与小浪合影

  新浪娱乐讯 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邹静之担纲编剧的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歌剧《西施》将揭开面纱。9月8日,邹静之在大剧院与媒体见面,他称这次是腾出第三只手来“玩”一把歌剧。《西施》采用新诗与散文的语言风格,但讲的不是美人儿女情长。

视频:邹静之接受新浪采访 谈歌剧《西施》创作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腾出第三只手来“玩”一把歌剧

  邹静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写手。不仅出版过诗集、长篇小说、散文集,他所编剧的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也被广大观众熟知: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倾城之恋》、电影《千里走单骑》、歌剧《夜宴》、话剧《我爱桃花》等。邹静之笑称自己是左手诗歌,右手戏剧,而现在,他又将腾出第三只手来“玩”一把歌剧。不过这不算“跨界”,因为不少人都知道邹静之是文学界有名的男高音,有着十年美声唱法的学习经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骨灰级歌剧发烧友”。他说:“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我没有成为一个在舞台上唱歌的人。既然唱不了歌剧,那我就干脆写歌剧让别人唱给我听吧。《西施》第一次试唱时,我从头听到尾,觉得音乐美极了,现在我每天都要听听试唱的CD,已经听上瘾了。”谈到《西施》的作曲雷蕾,邹静之则用“相见恨晚”来形容,他觉得《西施》的音乐不只是好听,而是迷人。”

  找到“精神内核” 不写儿女情长

  歌剧《西施》其实是国家大剧院设计的一个命题作文,但邹静之却觉得“戴着镣铐我会跳的更远,心中一点都不忐忑”。他的想法是:“西施的主题就是一个高贵的女子和祖国的故事。我写的不是西施的儿女情长,我所有的情感都是大情感。”还特别强调《西施》中的戏剧冲突,一直顶着上。“我是一个愿意写内心的,不愿写故事的人。”为了找到《西施》真正的“精神内核”,邹静之曾一度陷入“困境”,后来他特意游历了西施的故里诸暨,研究了几乎所有与西施有关的史料、走访了多位史学家、哲学家后,决定要把《西施》写成一个悲剧。剧中,这位美人的归宿悲怆动人而又意味深长的。“悲剧更有力量,悲会像良田一样生发善与爱”。邹静之坦言,在剧本写到最后的时候,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一种纠结。

  采用新诗与散文的语言风格

  邹静之创作剧本,有一个“秘诀”:就是先找到一种和剧目本身完美契合的语言方式,这样就能一气呵成,特别顺畅地写就。歌剧《西施》从剧本的准备到最终完成,邹静之用了大约半年时间,“真正写起来很快,因为我每天都在写作,剧本是一个可以伸出去的翻无数美妙跟头的跳板,只要找到了语言方式和结构之后就很快。但最痛苦的是,人家老问你,你写到什么时候了。我只能说没找着呢!”而为了使歌剧《西施》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充满“东方”的气质和“高古”的情怀,他为《西施》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新诗与散文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带有散文诗韵味的,但用的意象是很高古的东西。有难度,但是上口,又不像是流行歌曲那样没有节奏、没有内在音韵的感觉,它是有感觉的。”在邹静之看来,《西施》完全没有了西方歌剧中语言的隔阂,会让人觉得更加亲近。崔一佳/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