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季开幕 15米彩色长绸舞起《梅兰芳》

2015年09月11日 12:44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东方艺术中心今年决意以舞剧《梅兰芳》作为演出季开幕大戏。《天女散花》最有难度,要用一根15米的彩色长绸,

《天女散花》一段,董华兴用了一根15米的彩色长绸,挥舞起来似缎似水。 《天女散花》一段,董华兴用了一根15米的彩色长绸,挥舞起来似缎似水。

  考虑到2015/2016演出季里舞蹈分量颇重,东方艺术中心今年决意以舞剧《梅兰芳》作为开幕大戏。这部诞生于“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作品,由辽宁歌舞团创排,曾创作《红梅赞》的杨威任编导,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演员董华兴领衔主演。昨晚,《梅兰芳》在东艺登台亮相。

  《梅兰芳》最初的剧本侧重梅兰芳的生平,将他的人生分为“抗战前的戏剧革新”、“抗战中的蓄须明志”、“抗战后的新生”三个阶段。七易剧本后,舞剧不再用舞蹈表现京剧,也非事无巨细地讲梅兰芳生平,而是以写意手法重现梅兰芳的艺术态度,围绕其戏品和人品着墨刻画。

  舞剧的视觉呈现延续了京剧的简洁审美:舞台中央一桌二椅;上空错落悬挂两个可旋转的红框,象征天圆地方;地面铺一方红毯;背面是一块顶天立地的红绸布。这样的贯穿天地,像是对梅兰芳整个京剧艺术人生的概括。

  舞剧一开场,梅兰芳一袭白衫登场,他在京剧上的精神外化——生、旦、净、丑亦同台出没。最开始,你看不到那些历史名人粉墨登场,看到的只是梅兰芳与之创作的一系列角色共舞:《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苏三起解》中的苏三、昆曲《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时装新戏《一缕麻》中的林纫芬……直到他集中国古典文学、壁画、雕塑之所长,完成巅峰创作《天女散花》。

  梅兰芳处于艺术巅峰时,抗日战争爆发。备受压迫之下,梅兰芳蓄须明志,决意放弃表演。他撕掉服装和头饰,以《天女散花》诀别舞台。舞剧最末,身处新时代的梅兰芳又以《贵妃醉酒》的造型重登舞台。歌手霍尊演唱的主题曲《花雅禅》适时响起,是为全剧高潮。

  演出前,主演董华兴接受了早报记者采访。从他的陈述看,这部剧也可以说因他而起。

  2009年,董华兴凭借一段《雪-梅兰》于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夺奖。这段6分钟的舞蹈集中讲述了梅兰芳抗战时期拒为日本人演戏、蓄须明志的一段经历,很短,却也尽现出这位京剧大师的铮铮铁骨与爱国之志。不久,董华兴受辽宁歌舞团之邀编舞,排一部与梅兰芳相关的剧目。舞剧《梅兰芳》顺势而起。

  演出筹备期间,董华兴曾专程去北京梅兰芳故居拜访过一次,其中的历史资料和服装陈设给了他不少触动。甚而不管到哪演出,他都随身带着从梅兰芳故居里买来的几张旧照。参演之前,沈阳京剧院的专家也给董华兴做了旦角方面的身段训练。中国舞出身为他学京剧带来了便利,“古典舞就是根据京剧、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演化而来,剑指、兰花指都能追根溯源。”

  学京剧对他来说难度不大,最难的是《天女散花》一段。

  作为京剧革新者,梅兰芳首创了一种旦角穿古装并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古装新戏”,《天女散花》即为其中极具突破性的一部。传统的青衣行重唱而不重作,以示贞静贤淑,创作《天女散花》时,梅兰芳参考了敦煌各种“飞天”画像,并将之运用于天女身上。为把画上“飞天”御风而行、飘带飞舞的形象再现于舞台,他把天女服装的水袖取消,改用两条长绸,用武戏的基本功将长绸抖动起来,舞成各种艺术形态。

  《梅兰芳》中的《天女散花》一段,即用上了一根15米的彩色长绸。长绸比一般的水袖长得多,它绕董华兴的脖颈而下,随他两条臂膀挥洒律动,似缎又似水。“特别难。”董华兴直言,“京剧会在长绸里加一根小棍抻着,有棍,长绸才有重力,好甩好抛。”但在这出剧里,董华兴被导演要求不能用棍,一为加强表演难度,二为增添视觉美感,“有棍就直突突的,不好看,甩起来‘圆’的感觉就没了。”

  因为难度大,董华兴每日都要勤练长绸的空中挥舞和旋转技巧,“重点是不能长绸缠身,以前被缠过很多次。”董华兴这样总结《天女散花》的表演经验,“一定要规规矩矩,每次都要甩到既定方向,少一点多一点都会缠身。”

  演好梅兰芳的关键是什么?董华兴称,重点是要在男人与女人的状态间快速切换,“梅兰芳台下是男人,台上是女人,区分上有难度。”导演杨威要求董华兴界限分明,不能做男人的动作时还像女人,做女人动作时又像男人,但每一段舞蹈又都有男人和女人间的细微变化。“比如,他在抗战时期的挣扎和愤怒,一定是男人的性格。他在摸索京剧的创新时,又一定要做得比女性还柔美。”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责编:pp)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王菲再唱几首电影曲就可以出专辑了

王菲给《港囧》唱主题曲《清风徐来》,应该是闺密赵薇的面子。[详细]
王菲再唱几首电影曲就可以出专辑了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