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11月28-29日,享誉国际的现代舞蹈家侯莹最新力作《涂图》将登陆北京世纪剧院。
会跳舞的卡夫卡
侯莹一向以高超的舞蹈技巧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著称,作为中国的第一代现代舞蹈家,她于1994年进入被誉为“中国舞蹈家的摇篮”的广东实验现代舞团;1996年,凭借独立编创和表演的独舞《夜叉》获得第七届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比赛金奖,从此在国际舞坛崭露头角;2001年,获得亚洲文化基金支持赴美留学;次年加入纽约沈伟舞蹈团(Shen Wei Dance Arts),并成为该舞团的灵魂人物,后期担任舞团排练总监,期间曾三度登上《纽约时报》,并被誉为“2004年年度最卓越舞者”;2008年,回国参与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的舞蹈编创;2009年起,将舞蹈创作重心移至北京;2011年,在北京成立侯莹舞蹈剧场并担任艺术总监,大力推动现代舞的即兴创作及教育。
侯莹曾学习过中国舞、民间舞、芭蕾舞、戏曲及太极,旅美期间继续深入研习何塞-李蒙、莫斯-坎宁汉、崔莎-布朗等现代舞蹈大师的技术技巧及西方戏剧舞台表演艺术。长期以来,侯莹致力于探索东方的自然身体能量转换与西方后现代肢体解构技巧的结合,形成独特的、高辨识度的“侯莹身体运动技巧”——意识带动思维,思维带动身体,身体体现思想。其作品气质抽象、荒诞,深刻地探索着人类灵魂及内在精神,被《新京报》称为“舞蹈界的卡夫卡”。
侯莹舞蹈剧场本着对舞蹈艺术不妥协的态度,力求每一部作品都呈现独特的风格,其作品结合大量剧场、实验音乐、多媒体及当代艺术等元素,在跨界合作上极具先锋性与引领性。侯莹舞蹈剧场迄今已受邀至十多个国家巡演,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中国现代舞蹈团体。
《涂图》2.0载誉归来,融汇中西至简升级
《涂图》是一部纯肢体动作性的舞蹈作品,没有主题,不讲故事,仅从纯粹的舞蹈本质语言和运动原理出发,不断地解构身体的运动方式,如自然放松下身体的运动方式,四维空间内的身体运动方式,以此不断地在时间与空间上对身体进行挖掘和探索,表现人对宇宙的一种感知。
《涂图》最早的版本于2009年亮相广东现代舞周,以前卫的舞蹈技巧震撼了现代舞周的观众。2014年7月,《涂图》受邀揭幕俄罗斯圣彼得堡“Open Look 现代舞蹈节”,侯莹将其编创为70分钟的完整作品,去掉了原作中的色彩元素,以扩展肢体运动的可能性,让更为丰富、广泛和多元的动作在作品中得以延伸。
随后,《涂图》还作为文化部“2014年中俄文化季”交流作品登陆莫斯科普希金剧院。其作品的内在构架、逻辑以及所呈现的人体的理性和平衡之美,获得莫斯科主流艺术媒体的高度赞誉。俄罗斯对外交流文化副总裁Otan Asylkozhaev评论称:“《涂图》在舞蹈艺术上干净、纯粹,不失西方一流水准”。
走进剧场,感受真实,联结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想象
为了2015年11月28、29日的北京演出,侯莹和年轻的舞者们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排练。“每一次排练《涂图》,就会扒我一层皮”,侯莹如此形容排练之难。这种难度主要来自于《涂图》中30%左右的即兴成分:“在创作过程中,有些片段的动作是不能用一板一眼的编排动作的,因为编排好的动作对我来说总是有局限性的。编排好的动作演员可能一星期就完成了,而即兴的部分可能需要一个月的练习,却不见得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侯莹喜欢自由的舞蹈,追求能够让身体超越认知、只单纯感受力量的瞬间,也希望舞者通过训练体会到这样的瞬间,进而得以在舞台上成为鲜活的生命,在每一时刻的当下,爆发出不同质感的、内在的超强能量。
提及舞者之外的另一剧场主体——观众的感受,侯莹一再强调:“艺术不是拿来懂的,而是拿来感受的。现代舞蹈剧场首先要放弃思考,放弃主观意识,打开心扉,像小婴儿一样怀着单纯的心,去感受此时此刻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受到的触动和碰撞,也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不仅包含愉悦,也包含真实的不愉悦。现代舞蹈剧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会给你结果,而是要你处在一个莫名的位置、一种不清晰的状态,而这种对未知的无尽渴望、追求和探索,正是生命该有的状态。”
对于北京的观众,侯莹表示非常期待:“北京观众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是超出我的想象的,他们一定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到某些他们希望感知的东西,甚至也不见得是我的东西,我非常期待这样一批观众来观看侯莹舞蹈剧场的演出,我需要真正的知音——这里的’真正’并不关乎地位的高低,而是指真正能够在那一时刻打开心扉,坦诚地、真实自然地感受我们奉上的演出。只要我们彼此之间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们的演出就已经完成了。”
闫平/文